桂林人论坛

查看: 12252|回复: 27

全州城守记——巡抚马光梦境中的明末清初时空(7)

[复制链接]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2024-12-17 09:37:30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永历遇险  马光营救

     

       张献忠大西军压境,衡州籓府老桂王朱常灜亡命奔逃,兵荒马乱中,在永州地界丢失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安仁王朱由楥,一个是永明王朱由榔,兄弟俩在逃亡途中被乱军冲散,分别落入大西军手中。马光梦境记为:“逆贼获两世子安仁王、永明王羁禁之,将劫以行”。马光人在全州前线,离湖南最近,上下消息灵通。老桂王朱常灜进入广西,需要先行到桂林与靖江王联络,还要找官府麻烦,在永州丢失两个儿子的事更要报警,请求靖江王府及桂林官府营救。王府官府紧急布置全州官府施救,很快有消息传来,安仁王朱由楥已被“靖藩护卫往救得脱”。靖江王那边动作快,派靖藩护卫精锐救出一个,还有一个永明王朱由榔则被关押在“道州禁中”,需要由全州军地全力出兵营救。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09: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依马光的本位主义德行,只顾全州百姓子民,哪管湘籍籓王死活,更何况关押在湖南道州的还只是桂籓之子朱由榔。推测一下,因为是广西官府下了命令,奉命行事者是全州的最高长官马光,这才有全州地方出兵岭北的军事行动。
       崇祯十六年(1643年)九月,为营救关押在道州的朱由榔,知州马光与镇守全州黄沙河的征蛮将军杨国威制定计划,提标兵、千户兵四千入楚。至于具体的营救过程,马光简记为:“予同杨总镇突围救出,护送来全”,这里所说“突围”是指马光和杨国威率领官兵突进道州城围,抢出永明王,护送回全州。
       朱由榔被马光、杨国威率部救出后被护送到全州,马光精心接待,尽全州所有“为备衣服、铺帐、饮馔、器皿安歇”。朱由榔在公馆“安歇三日”后才启程离开全州,临行时马光慷慨“送路费”不知多少。马光办事细心周到,为保证永明王平安抵达梧州,特选派全州稳妥吏目文官和千户所武官全程护送,“又委一生员谢允谦伴行至东粤,桂藩父子重得聚会”。
送别.jpg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09: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读到马光梦游所记营救朱由榔这一段,大吃一惊,读南明野史正史均记有永历帝道州脱险一事,事件经过与马光所述完全不同,无论是官史还是野史,无论是故事还是论文,记载的都是焦琏将军孤身入道州劫狱,背负永明王朱由榔飞檐走壁翻越城墙予以营救。近代南明史论著甚多,也没有谁提及有马光营救朱由榔事迹。
       查看最早的南明野史,有关永历帝道州遇险事件多源自道听途说,资料来源无一系作者亲历,所记营救朱由榔之役突出焦琏功绩,或许是因为焦琏后来成为南明最为勇猛忠义的大将军。突出神化焦琏武功高强应该是传说故事的需要,而回观事件过程,出兵岭北湘南是重大军事行动,不可能由杨国威手下低级军官旗鼓焦琏掌控,焦琏故事的真实性令人生疑。

道州古城门
道县城墙.jpg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09: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南明官史野史有关道州营救记载:
       永历朝兵科都给事蒙正发的《三湘从事录》记载:“献贼之陷楚也,系桂王由榔于道州,琏逾城入狱,破械负王登城,手短兵,一跃下,轻捷如飞,贼疑怪,不敢逼,遂趋渡河以免”。
       永历朝行人瞿共美的《粤游见闻》记载:“崇祯十七年,张献忠破衡州,长子次子王俱为贼害,王仅与第三子安仁王及妃王氏驰永州,第四子永明王即今上也,为贼所囚,宣国公焦琏时为湖南列校,斩守者,负之西驰,至永州,与王会”。
       清代史学家徐鼒的《小腆纪传》记载:“焦琏,字国器,山西人,精绝有力,初隶征蛮将军杨国威麾下,崇祯十六年献贼陷湖广,永明王为贼所执,繋道州狱,琏以兵至,踰城入狱,破械出之。王以惊怛致病,不能行,琏乃背负登城,手短兵,跃下轻捷如飞,贼不敢逼,遂急趋渡河以免。即永历帝也”。

《粤游见闻》焦琏救永明王

粤游见闻焦琏救王01jpg.jpg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09: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之际学者、思想家王夫之的《永历实录》记载: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征蛮将军杨国威帅师复永州,遂迎上(永明王朱由榔)入粤,达端皇帝(桂王)所,遂从居梧州”。
       永历朝翰林院庶吉士钱澄的《所知录》记载:“崇祯十六年癸未,流贼张献忠陷衡州,王率宅眷走粤。世子、次子俱被执,王与第三子安仁王先达广西,上稍后至永州界,为贼所获,系道州。……则广西征蛮将军杨国威遣其旗鼓将焦琏领兵四千救上,攀城而登;贼大溃。琏入城觅上,破械出之。扶掖上马,上不能骑;贼众且至,琏负之行三、四里,渡河得免。湖南巡按御史刘熙祚遣人护送至粤西,从王侨居梧州。
       以上野史记载比较详细的是《所知录》,称营救永明王朱由榔是“杨国威遣其旗鼓将焦琏领兵四千救上”。朱由榔获救后,则是由“湖南巡按御史刘熙祚遣人护送至粤西,从王侨居梧州”。《永历实录》则称是“征蛮将军杨国威帅师复永州,遂迎上入粤,达端皇帝所,遂从居梧州”。

《所知录》永历道州
所知录永历道州01副本副本.jpg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09: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知录》称刘熙祚遣人护送朱由榔至梧州显然有误,当朱由榔还关押在道州狱中时,湖广巡按刘熙祚已英勇就义,不可能再相送梧州。《永历实录》称是杨国威送朱由榔“从居梧州”,亦无依据。说来说去,应该是马光遣人护送永明王朱由榔至梧州与老桂王相聚才合情理。
       当代史学家顾城的《南明史》整理南明史料,可能也觉得焦琏孤身劫狱救永历的故事经不起推敲,故编史如下:“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部进军湖南,常灜逃往广西,由于奔窜慌忙,朱常灜只带着第三子安仁王由楥逃到了广西梧州;第四子永明王由榔在永州被大西军俘获。”为营救朱由榔,“明朝广西征蛮将军杨国威和部将焦琏率领四千多名士卒开进湖南永州等地,朱由榔才得以死里逃生,被护送到梧州同其父聚合”。顾城整理的永历帝遇救事比较合乎逻辑,突出了军队开进的作用,淡化了焦琏将军个人以武功营救的传奇,同时也回避了是谁派员护送朱由榔至梧州的问题。
明军08.jpg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09: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14、道州迷案  何以定论

       永历帝湘南遇险获救,是一件足以改变历史的事件。关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亲历者马光完整记录了朱由榔湘南遇险,全州官府驻军全力救护的史实,所记更符合实际。遗憾的是《两粤梦游记》付梓已在清中期,所以早期的南明史料没有引用马光经历。
       说马光救护永历帝接近真实,合乎情理,因为马光的《两粤梦游记》为营救永历帝一事提供了旁证:
        一是崇祯十六年(1643年)。当马光派人将永明王从全州护送到梧州与桂王相聚时,“桂王甚感,特疏题荐,东西制抚交荐”,老桂王“特疏题荐” 马光,这是肯定马光营救永明王朱由榔的功劳。为了感谢马光救命之恩,老桂王朱常灜向崇祯皇帝和两广巡抚地方官举荐马光,两粤巡抚得知马光事迹后,亦各自上疏保荐。
朝堂01.jpg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09: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是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朱由榔行在肇庆,马光入朝,“十二月抵肇庆陛见永历帝,旋擢勋少”。永历皇帝见马光归朝,龙颜大悦。马光记朝堂梦境:“上念旧拥护功,传旨召对,极谢当日护救始末,赐宴,谕鸿胪寺堂上官传旨吏部,照三次覃恩加陛三级”。这里提及马光“当日护救始末”,正是当年道州营救之事。永历帝不忘旧情,赐宴予马光,同时提拔为“太仆少卿”正四品的官员。
       如果上面两则人证只是马光本人梦境所记,那么在永历三年,永历皇帝在朝堂上召见马光,再次感谢道州救命之恩,则为朝中众多官员所见、所知、所记。充分证明马光所记营救永历帝事件真实可信。

肇庆永明皇宫
肇庆永明皇宫副本.jpg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09: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众所周知,永历朝党争由来已久,危害剧烈。明末史学家计六奇所著《明季南略》有“科道散朝” 一章,专门记载党争一事。记党争剧烈时,有十多名朝官楚党闯进永历内宫闹事。
       当代史学家顾诚的《南明史》记载永历内宫闹事情景:“这时永历帝正在穿堂召见太仆寺卿马光,听得外面一片喧哗,吓得“两手振索,茶遂倾衣”。
       明末清初史学家林时对的《荷牐丛谈》记载楚党党魁“率六科缴印于入阁,入丹墀,挂冠而出。帝正召马光,追论五年前永州被难逃入全州事,闻外哄,大惊……”。

肇庆永明宫
肇庆永明宫.jpg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09: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清初史学家李天根的《爝火录》记载楚党闯宫闹事,“时帝恭坐穿堂,召太仆卿马光,追叙五年前永州被难,逃入全州;别后手书谢光,有“先生衣我、食我,后日岁月皆先生生我、成我”句。
       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亦记载:“时永历坐穿堂,召太仆马光,追叙五年前永州破难、逃入全州前后,手书谢马光,有‘先生衣我、食我,后日岁月皆先生生我、成我’句等事。忽闻外变,两手振索,茶欲倾衣”。

感谢马光.jpg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0: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季南略》等众多古籍都记载了发生在永历三年正月的“科道散朝”事件,有意无意都涉及到永历帝与马光的特殊关系,虽然只是不经意的闲笔,却旁证永历帝与马光的关系非同寻常。永历帝在马光初入朝时曾召见赐宴、赏官,只为感谢马光当年救命之恩。而“科道散朝”时,永历帝则是在皇宫穿堂“召太仆卿马光”,“追论五年前永州被难逃入全州事”。由此可知永历每次召见马光,都要提及当年全州营救的故事。这故事还有一个重要细节,朱由榔在“逃入全州前后”曾经手书一纸赠马光:“先生衣我、食我,后日岁月皆先生生我、成我”!朱由榔与马光的情谊凝于笔端,溢于言表。此件题词虽然无存,但有亲见者证实,堪称马光道州营救永历帝的物证。

《明季南略》科道散朝
明季南略科道散朝02副本.jpg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0: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证明崇祯年间马光出兵道州营救朱由榔一事,马光所记为作者亲历,真实可信。拨开历史的迷雾,马光之说有史料支撑,证明马光梦境所述属实,足可以改写营救永历帝之历史一页。考证至此,揭开一桩历史迷案,可为当年马光营救永历皇帝的历史作定论。可以肯定,马光在永历帝道州遇险营救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就南明历史来说,马光救护朱由榔意义重大,冥冥之中延续南明十四年烽火岁月。

永历帝朱由榔
朱由榔02.jpg

30

主题

2608

回帖

9921

积分

发表于 2024-12-17 21:56:1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有个虎头尾巴帽!前面是银菩萨和状元及第,后面的尾巴用五个铜钱串成,其中最大的铜钱就是永历通宝,如此看来这永历帝铜钱钉在帽子上,兆头不好!幸亏那帽子早早拆了!
20241217215301front2_0_883617_Fssym1kWIcgUZImnIaP8ggFKX18U.jpg
20241217215301front2_0_883617_Fv68tXmUugW7zBXRbKbNcPPeGHUO.jpg
20241217215301front2_0_883617_Fna3AASeiisju07M-k9kuJQTa4an.jpg
微信图片_20241218090409.jpg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12-18 00:13:26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8 12: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灌阳勇哥 发表于 2024-12-17 21:56
我小时候有个虎头尾巴帽!前面是银菩萨和状元及第,后面的尾巴用五个铜钱串成,其中最大的铜钱就是永历通宝 ...

永乐通宝或许不是价格特别高的古钱币,但欣赏你的收藏却感到很有意义,这铜钱是一段南明历史的见证,而虎头帽上永历通宝更是温馨童年的记忆。

30

主题

2608

回帖

9921

积分

发表于 2024-12-18 15: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谷雨 发表于 2024-12-18 12:57
永乐通宝或许不是价格特别高的古钱币,但欣赏你的收藏却感到很有意义,这铜钱是一段南明历史的见证,而虎 ...

我家的性格是这样,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不乱丢,当年走日本时,我外婆的妈传给我外婆一包银器,后来我外婆又传给我妈,我妈又传给了我,我小时候的那个虎头帽子就是用当年的银器镶钉的。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9 08: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9 13: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灌阳勇哥 发表于 2024-12-18 15:11
我家的性格是这样,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不乱丢,当年走日本时,我外婆的妈传给我外婆一包银器,后来我外婆 ...

家传之物当珍惜。

32

主题

28

回帖

412

积分

发表于 2024-12-19 14: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灌阳勇哥 发表于 2024-12-18 15:11
我家的性格是这样,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不乱丢,当年走日本时,我外婆的妈传给我外婆一包银器,后来我外婆 ...

可以当做传家宝了

237

主题

621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9 17: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