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桥的变迁 漓江在宋代以前是没有桥的,两岸的往来只有舟渡。到了宋代,漓江上开始架设由船体相连,上铺木板而成的船板浮桥,称东江桥。到了明正德四年(1509),都御史陈金重修东江桥,并更名为永济桥。据明代学者包裕所作的《永济桥记》中得知,浮桥若长虹卧波,远山近水,城垣楼阙尽收眼底,是为桂林古八景之一的“东渡春澜”。永济桥的架设为两岸往来交通带来方便。 桂林解放桥的前身“中正桥”始建于1939年,时白崇禧在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主任,因桂林已成中国南方的抗日军事重镇,多次遭敌机空袭。为疏散市民计,白乃提议在漓江上架设桥梁,后由当时的广西省建设厅长陈雄主持修桥事宜,于1939年11月破土动工,到1941年“双十节”建成(又说建成通车应为1940年8月),取名为“中正桥。结构是钢木桁架上承式,长达181米,宽至11米,有5孔,每孔跨36米,木桥面,荷载达10吨。 解放后的桂林百废待兴,修复连接两岸的唯一大桥也成为了桂林的首要工作之一。1950年,桂林市工商联捐资2亿元(第一套人民币),在中正桥的原址上修复钢木合构桁架桥。1950年2月21日,桂林市人民政府更改市内部分道路、桥梁名称,正式把中正桥改名为解放桥,我们称呼至今的解放桥从此得名,1951年7月30日落成通车。 1972年,解放桥保留下部结构,加固桥墩,拆除上部结构,扩宽桥面,改建为空腹式混凝土双曲拱桥。 1999年桂林市政府决定拆除旧解放桥,在旧址上重建解放桥。新解放桥于2001年9月28日上午正式通车。新解放桥主桥长284米,宽45米,其中机动车道宽22米,为双向六车道。解放桥两端设有大型亲水平台,行车道以花带相隔,东岸新辟沿江步行街,西岸与繁华的商业街相连,成为桂林市的标志性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