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影院与电影的时代变迁
自从1930年桂林出现了首家电影院以来,电影院经历了资本家兴办影院高潮、收归国营、公私合营、允许民营资本进驻文化产业等几个阶段。1930年由商业资本家在紧邻繁华商业区的王宫坪(今正阳街)创办了第一家电影院——— 明珠电影院,当时的电影院场地简陋,用手摇放映机,放映主要是国产的无声影片。1933年夏,以在新华电影院放映首部有声电影为标志,桂林告别了短暂的无声影片时代。
抗战前期,由于内地人员的大量输入,桂林顿时繁荣起来,电影院经济也水涨船高,1938年,几家影院便陆续崛起。1942年,桂林成为抗战后方文化重镇,已有13个电影院,人口过百万,当时的影院里座无虚席。但是抗日战争的硝烟蔓延到桂林时,最终还是将电影院与桂林城一并化作一片瓦砾。 1949年冬,桂林市新政府成立。人们的物质生活虽贫乏,精神生活却因为电影而丰富不少。1959年,举行“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月”,桂林七家放映单位共放映698场,观众达47万人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一段时期内,桂林市的电影事业同整个文化事业一样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直到文革后期,电影才重新走入人们单调已久的生活。1970年春复映《地雷战》。文革开始后,大约于1967年夏复映的《平原游击队》,此后不久又复映了《南征北战》、《地道战》,这三部片子是文革期间放映时间最长的国产故事片。《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龙江颂》《海港》《奇袭白虎团》《董存瑞》《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英雄儿女》《海鹰》1970年6月 复映《铁道卫士》、《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奇袭》,1971年首映《红色娘子军》,《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1972)《卖花姑娘》(1972)。1974年1月首映《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1974年10月首映《闪闪的红星》。《多瑙河之波》(1974),1975年2月10日 首映《创业》,1975年《佐罗》,1975年7月首映《车轮滚滚》、《烽火少年》,1975年9月16日 首映《海霞》。1975年10月1日 首映《春苗》,1976年1月 首映《决裂》、《金光大道》《黄河少年》、《碧海红波》、《卡桑德拉大桥》。1976年1月31日 首映《沸腾的群山》、《难忘的战斗》等。而《阿诗玛》《杨门女将》《刘三姐》等影片的复映,出现了座无虚席以致通宵放映的繁荣时期。 改革开放后,1978年1月 首映《熊迹》、《青春》,1978年10月 首映《黑三角》、《失去记忆的人》、《东港谍影》。1979年1月28日首映《大河奔流》、《春歌》、《峥嵘岁月》、《祥林嫂》(越剧)、《三笑》(港片)、《三凤求凰》(港片)。1979年4月 首映《斗鲨》、《于无声处》、《追捕》(1976)、《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1977),1979年5月首映《雷锋之歌》、《冰山雪莲》、《巴士奇遇结良缘》和《故园春梦》两部港片。1979年8月 首映《赣水苍茫》、《济南战役》、《甜蜜的事业》,《保密局的枪声》以及《都市四重奏》、《画皮》两部港片。1979年10月首映《从奴隶到将军》、《傲蕾一兰》、《曙光》、《吉鸿昌》、《他俩和她俩》、《小花》、《怒吼吧黄河》、《二泉映月》、《山乡风云》、《神圣的使命》、《哪吒闹海》(宽银幕动画片),以及木偶片《阿凡提》。1979年11月 首映《婚礼》、《苦恼人的笑》、《瞧这一家子》。 80年代《庐山恋》(1980)、《第二次握手》(1980)《庐山恋》(1980)、《天云山传奇》(1980)、《小街》(1981)、《牧马人》(1982)、《城南旧事》(1983)、《高山下的花环》(1980)、《庐山恋》(1980)、《夜半歌声》(1985)、《芙蓉镇》(1986),《末代皇帝》 (1987)。 90年代《霸王别姬》(1993)、《唐伯虎点秋香 》(1993)、《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 2000年以来《卧虎藏龙》(2000)、《英雄》(2002)、《色,戒》(2007)、《推拿》(2014)、《芳华》(2017)、《我不是药神》(2018)等等。 桂林电影院的诞生与发展及不同时代放映的经典电影,丰富了桂林人的文化生活,影响了几代人的人文思想,是我们精神与力量的源泉。 桂林电影的平均票价从60年代的8分-70年代2角-80年代1元-90年代2元-2000年30元-现在80元的变化也反映了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桂林影院发展浮沉80年(桂林悟空)桂林人论坛文化历史2012年7月 (2)桂林电影院改造发展纪实(韦锦新)中国电影市场2008年(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