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超大型自航绞吸船“天鲸号”现身平陆运河项目航道15标入海口近海段,这意味着平路运河的建设将又添一名“得力干将”。
平陆运河是由国家牵头,经国务院批准,自然资源部批复,于2022年8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项目起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州市区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2公里,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8900万吨,按内河Ⅰ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
其中运河入海口施工标段全长约22公里,总疏浚工程量1323.14万立方米,该海段存在着海域土质复杂、疏浚土运输距离长、生态环境复杂等诸多挑战,施工难度较大。国之重器“天鲸号”投入后,将有效解决上述的工程难点问题。
据悉,“天鲸号”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德国VOSTA LMG公司进行设计,由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总长127.5m,型宽22m,吃水6m,设计航速12节,总装机功率为19200KW,最大挖深-30m,最大排泥距离6000m,挖掘效率为4500m³/h。技术性能指标及铰刀挖泥能力排亚洲第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艘自航绞吸挖泥船之一,技术先进性和结构复杂程度在世界同类船舶中位居前列。
其装备了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挖泥设备及挖泥自动控制系统,其绞刀功率高达4200KW,可挖中等硬度岩石,适用于各种海况的大型疏浚工程。不仅可以疏浚粘土、密实沙、碎石,还可以开挖耐压为40兆帕的岩石,并且在对淤泥、细粉砂等常规泥质进行吹填时能以每小时45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海水的混合物排放到最远6000米外,结合平陆运河实际土质,日均吹填土石方量预计将达2.5万立方米,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项目建设的步伐。
同时,凭借“天鲸号”的强大的挖掘能力,将有效减少海底爆破的工程量,加上长距离输送环保施工工艺使用,将极大地减少该标段船舶设备的数量,进而进一步降低由施工所造成的海域二次污染,最大限度减少对作业区域海洋生物及运河两岸的堤防、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确保保护海洋环境以及优质绿色安全文明施工。
目前,在“天鲸号”的加持下,平陆运河入海段的施工作业正平稳有序推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