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754
- 魅力
- 0
- 金币
- 64
- 注册时间
- 2024-6-5

|
桂林洪水牵涉到的这几个水库,说来话长。五十年代,漓江水量丰富,航运(货运)兴旺。后因上游水源林的破坏,水量逐步梯减。当时桂林只有一个瓦窑电厂。为解决市区人口的增加所需用水,郊区农田灌溉及补充电力,58年开始建设青狮潭水库,电站,并于64年完工。是当时华南东北最大水库。建设了东、西两条灌溉干渠(我70年到桂林后,还参加过市里组织企业单位员工到东干渠清淤)。到七十年代,漓江航运(货运)基本停止。只是库区林木放流的主要通道。随着漓江枯水期越来越长,水量越来越越少,为保城市用水及旅游船的航行,2005年建成思安江水库,2014年建成川江及小溶江水库,2017年建成斧子口水库。当然,防洪,灌溉,发电都是水库功能,但主要目的确是明确了的:即枯水期向漓江补水,以保证市区用水及旅游船(最枯水时,游船只能从杨堤下阳朔,缩短了20多公里航程)正常运行。思安江出水口在市区下游,故其泄不泄洪,泄多少都对市区影响不大。脑袋决定行动方向,这几个水库会尽可能的蓄水,不会轻易排水。尤其是青狮潭,这两年,还专门从坝头向临桂新区建了20万吨/日输水管,以保证临桂新建自来水厂水源供应及网格水系。桂林老市区的三个水厂都是沿江水厂,都需漓江水。所以这几个水库尤其是青狮潭日常向临桂供水及枯水期的补水作用可以说是其主要任务。这就可以解释为何青狮潭泄洪是最晚的了。川江水库建成时。有报道称:“通过下闸蓄水验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