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1211|回复: 15

"白石黑泥发亮水"——乡野夜行的板路

[复制链接]

458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发表于 昨天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正见识黑夜的极致,是到农村插队的时候。
乡间的夜,若还是星月无光,也不借助手电、火把照明,则没有任何光源来打破这黑的极致。此时,行走在漆黑黯淡的乡间旷野,人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摸黑走路"。
尽管夜路难行,遑论可移动的照明工具,但在插队的年月里,夜路却是常常要走的。到邻村看电影,上其他知青点串门,赶圩晚归,"双抢"时出夜工...都需走夜路。况且,为不耽搁白天农活,公社(计划经济年代的乡政府)、大队部也常通知夜间开会。因此,那时的村民和知青,走夜路是绕不开、免不了的现实问题。

458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人的环境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漆黑的夜,似乎没有一丝可见光。可是,在黑暗处静待片刻,人的视神经系统就会高效运转,调节包括视交叉、视束、视辐射、视皮层在内的视觉系统,使之具有少许光感,恢复一定的视知觉能力。这时再看,无灯的远处仍是一团漆黑,而近处除红红绿绿的色彩分不清,已能依稀分辨出模模糊糊的黑与白。此时走夜路,只要方向和路径不错,一般都能走到目的地的了。

458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山路崎岖,土路泥泞,是对黯淡视线的挑战。如何选取落脚点,就是在乡间走夜路关乎能否摔跤、磕绊、滑倒的成败关键。
桂林有句走夜路的口诀叫:"白石黑泥发亮水"。意即:在视线模糊的夜间土路上,见到白色,那是石头,只要注意到不被其磕绊,一般是可以踩踏的;见到黑色,那是泥土,硬泥可以踩踏,淤泥就要防滑;见到反光发亮的地方,那多半是水,不要贸然踏入,否则,极易踩坑、湿鞋,甚至还可能会摔倒。
这是源于生活的经验之谈,非常具有科学道理。因为,在模糊的光感视线中,人们看到的只是二维投射的模糊投影,信息量尚不足以重构三维影像,且只有黑白两色。故而,在视力勉强能分辨的黑、白、亮、暗...等二维投影元素中,要判别出何处可以立足行走,只能凭经验。“白石黑泥发亮水”,应该就是这样的经验总结。
数千年农耕社会的漫漫长夜,古人在没有灯笼、火把照明的时候,只能尽量避免夜间出门。碰到非出门不可时,就只好硬着头皮摸黑上路。夜路走多了,人们发现:在夜间弱光下,石头会发白,泥土会发黑,而水则会发亮。于是,不知踩了多少次水坑?踢了多少次石头?先辈们才总结出这句“白石黑泥发亮水”的古训,供人走夜路时参照。
“白石黑泥发亮水”,既是一道民间流传的夜间行路安全警示,也是一句实用口诀。它提醒人们在夜晚行走时,应注意不同路面的反光情况和潜在危险。
搭帮有了桂林先民这句"白石黑泥发亮水"的警示口诀,插队期间,依照此口诀我们常走夜路,履险如夷,屡试不爽。知青们将此口诀奉为金科玉律,成为我们乡间夜行的利器。

458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任何经验之谈都只适用于特定环境,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二法门。条件变了,仍囫囵吞枣地照搬,就会吃亏上当。
七十年代初,单位民兵集训的夜间拉练,不少人生搬硬套此口诀行路,就尝到了苦头。那天,我们凌晨一点从胜利桥出发,过侯山隘,到庙头圩折返胜利桥。本来有一条古石道可走,但为了从严训练,此科目的设计路线为乡间小路。那天,月光很亮,在有可见光的条件下,不少人仍沿习"白石黑泥发亮水"行路,屡屡踩水,叫苦不迭。
      同是夜行,有月光和没有月光区别很大。没有月光就适用于"白石黑泥发亮水"的夜行格言。有了月光,就是有了可见光,仍按无光夜行的经验,注定要吃亏的。
     其实,有月光的夜行经验是:"背月光走,明处是地,暗处是水;迎月光走,暗处是地,明处是水。"这是因为,背着月光时,地对光发生漫反射;而水对光的镜面反射,背向又看不见。所以,见着的明处才是地,见到的暗处倒是水;迎着月光时,地对光没有了漫反射,呈暗色,而水对光的镜面反射显得明亮。不明白此规律,不根据条件变化作正确选择,走夜路不吃亏者,几稀!

458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速发展的当下,电力供应充足,城乡处处灯火,即便空身走夜路,在没有路灯的地段也会打个手电筒,根本没有了无灯无火走夜路的困惑。今人反倒是困扰于光污染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玻璃幕墙的反光刺激,过度照明的人工白昼,彩光炫影的人为侵入,多种不适当的光源辐射,严重污染着人们的视觉环境。人们几乎是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地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强光弱色”的“人造视环境”中,遭受侵害。
     据一份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由晚间华灯造成的光污染"使夜空失色",已造成全世界20%以上的人看不见天上的星星;燥光污染、镜面反射、过度白亮等等问题,对人眼角膜和虹膜造成的伤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的发挥,引起视疲劳和视力的下降,都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效率,每年给人们造成大量损失。为此,关注视觉污染,改善视觉环境,其实早已刻不容缓。
应了那句老话:"失去了的东西,才觉得可贵。"失去光明,人们当然会觉得光明的可贵。而失去黑夜,人们会觉得漆黑的夜空可贵吗?
五、六十年代,普通百姓家家油灯,除主干道之外,寻常巷陌也没有路灯。那时的晴朗夜空,满天繁星,银汉星河格外璀璨。而现在,对于不少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天上的星星只是个传说,从未见过。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种悲哀!
在我们庆幸不再有走夜路之忧的社会进步时,又陷入了过度光污染的生态退步。社会进步怎么同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这个问题如何破局是个关乎全球生态的课题,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虽然人不能活在回忆里,但朋友聚会时,老桂林都怀念过去的时光,希冀能减少一些强光干扰,让后辈们也像我们孩提时一样,在城市和郊外都能看到银汉星河的夜空。

624

主题

2万

回帖

19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2019年度人文达人2018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昨天 10:41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小时候在外婆乡村,晚上的月亮又圆又亮,照在地上像白天一样亮,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458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下乡插队的时候,在灯火暗淡的乡村,空气通透的夜晚,十五的月亮下可以看书。
没有强光干扰的环境,可以感受到的月光亮度就与现在不一样。

21

主题

634

回帖

3848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漓江冬泳人 发表于 2025-5-16 14:21
我们下乡插队的时候,在灯火暗淡的乡村,空气通透的夜晚,十五的月亮下可以看书。
没有强光干扰的环境,可 ...

楼主辛苦了

52

主题

264

回帖

1384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21:55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到位。边上人总说我走夜路很快很强。总不会踩到水里。我就这么告诉他们的。

52

主题

264

回帖

1384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21:55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50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觉得月光好亮,星星真是叫繁星点点亮晶晶的

253

主题

5299

回帖

8万

积分

发表于 4 小时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必须点赞

458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

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人,码点字不算辛苦。

458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观山·戏水 发表于 2025-5-16 21:55
总结的很到位。边上人总说我走夜路很快很强。总不会踩到水里。我就这么告诉他们的。

你也算老桂林了,也有走夜路的经验,所以才走得很快很强。

458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涛涛茉莉 发表于 2025-5-16 22:52
小时候觉得月光好亮,星星真是叫繁星点点亮晶晶的

那时不光月亮很亮,满天星星也是又多又大又亮,不像现在,再通透的视线,再怎么晴朗的夜空,天上的星星也屈指可数。

237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发表于 3 小时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外婆家跟我们村就是隔一条河,走的尽是田间路,小时候收割完二稻谷,把稻草堆在田中间晾干,有月亮的夜晚,吃完晚饭村里的小伙伴们都出来捉迷藏,在田垌到处跑,躲进草堆堆里去,还经常跑到外婆村上的田里去躲,那个年代如果没有月亮的话,农村晚上出门到处黑麻麻的还有些害怕,有月亮什么也不怕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