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天峨的“峨”字,我就会联想到“飞蛾扑火”这个词,虽然峨蛾不同。
初到河池天峨,第一印象却是如此———美丽超出绝大部分城市———我想可以下这个结论。




这明明是所有市区内最清澈的清水河,却被冠名“红水河”。
你可见过流经城区的水域上有这么多滑板、桨板、划艇?



穿着紧身连体泳衣裤不裹毛巾的曼妙身姿在大街上穿梭往来,耳畔不停传来包括标准粤语在内的各地口音,小车车顶上架着各种桨板,甚至还有泳衣狗子....


是的,
人家在河里玩水,
我在街头洗眼睛。
虽然有句河池话讲:暖硬死没得人(上一帖子里面,好友life-lqviyzry语)但我最好还是离开吧。
往百色乐业去了———



乐业是巴马邻居,也是长寿之乡,我也是第一次来,同样想到一个成语:安居乐业。
乐业,与之相提并论的还有天坑,这里确实是天坑之都。
桂林也有不少天坑,只是比较小。以前去贵州和巴马看过几个大天坑。
但是到了乐业想到这里既然以天坑出名,最好也看一看吧。
住天坑一路上看到很多外地小车,之前也想到会有,但是没想到有这么多。嘿嘿,天遂人愿,我马上调头到县城附近村子找古桥去也。

塘定屯石拱桥,三米宽的小水沟竟然也有河长公示牌,而且路边、田边、河边的绿化超出了预期。


上岗村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高架桥看得我眼花缭乱(头顶还有两条没拍全)。

下拨的红色景点经费到位,上岗村头的这个古桥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乐业县城旁边的平寨村石拱桥有点古韵。



在乐业街上吃饭,车停在路边线内。
一个小时后,发现雨刮器夹着一张收费单——但是只能扫微信。
我叫酒店老板娘先帮我支付这个停车费,然后一起结账。
老板娘:哈哈哈这只能搞外地人!我们乐业人从来不交!!这个停车欠费是不影响车辆年检的,所以原来收停车费的公司早就倒闭了,这家公司接手三个月也快倒闭了,工资都发不起!
后来我还是坚持让老板娘用微信帮付了这三块钱。
欠三亿倒是阔以的,但是我自认没那个能力;欠三块这种事情分分钟做得到,可是我又不愿做。
唉,正所谓眼高手低。

继续行走在乐业江湖.....
公路边的乐业游客服务中心,杂草已经很久无人服务了。


游客中心广场成了晒谷场。
在晒的几片稻谷颜色不一,一个村姑正在使用猪八戒的兵器。
我问她:人家的稻谷都是金黄色,这一片为什么是黑色?她解释道,那些只有一点黑的是泡过一次水的,这个黑的已经泡过两次水了!
我说:我还以为是品种不一样呢,嘿嘿。
天晓得前两天这边下了大暴雨。
去停车场开车的时候远远听到空旷的晒谷场传来村姑爽朗的笑声,她正在给老同伴绘声绘色:“.....你这个稻谷怎么是黑色的?笑死我了哈哈.....”
乐业人不仅乐业还很乐观。
难怪长寿。


百色市凌云县,壮志凌云。
去凌云的路上看到一个四方石柱,赶忙下车,仔细一看原来是新搞的。
后来在凌云很多地方也看到这种古风。


洋妹,大洞。


到了凌云县城开始找桥。
去水源洞路上的石拱桥,看样子蛮古。


奇怪的是水很大很浑。
我没问当地人,两天后回桂林看手机新闻才知道百色这边有水灾。
大山底下的水源洞景区,这里曾经是收费的,不知收取到的金额够不够电子收费设备的采购开支,如今设备已作废,办公室、游客中心形同虚设。


石狮背后崖壁上的“第一洞天”刻于乾隆时期,是水源洞几十个摩崖石刻中最早一幅。

站在水源洞外的石桥上,看洞口的古桥。

洞内还有新建的拱桥,水流湍急混浊。

这座石拱桥建于民国时期,凌云县保,栏杆新修。

摩崖石刻多数是光绪和民国时期,水源洞值得一游。



大茶壶是凌云县城内一个主要地标。

凌云的古迹在百色应该是比较多的,古桥仅次于德保。




凌云文庙,下马石引人注目。
那蔸结了十几个果实的木瓜树也很奇特——长那么高是不想给人摘?



离开凌云,绕过百色市区直接到了田东,走平果-武鸣-来宾G72回桂林。
上高速之前,手机收到一条百色交警的驶离通知短信。半小时前我停车在凌云文庙旁边,一栋门窗很多灰尘的房屋和两棵树中间,这里是一处无人无车的窄地死角。
嘿嘿,实在不知道怎样停车才是规范。
夜幕下的宽阔右江

百色万里河山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