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没仔细看我的帖子吧?才有“楼主恐怕没是桂林人”的误解。要讲桂林本地传统特色小吃,我可能比你略懂点点嘎嘎。我笼统称糍粑,是相对标题“热糍粑,冷粽子”而言。实际上糍粑分很多种,有水糍粑,蕉叶粑,艾叶粑…等。你所说的白糍粑——糯米粑也是其中一种,老桂林人以前叫它兴安粑粑。但我所指的糍粑不是白糍粑,而是水糍粑,帖中已交待:“最不喜欢热糍粑了!吃起来软爬爬的,咬一囗糖浆芝麻馅流得到处是,烫手又烫嘴…”。试想下,白糍粑未熟前它有馅吗?可见我们两个的讲法,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再说冷粽子,我们两个也是各弹各调,根本不是同一张乐谱。我讲的是平时和端午节吃的肉粽,而你说的则是:桂林凉粽,也喊奏“素粽” ——也就是以前挑担在街边卖的那种硼砂粽。 硼砂,化学名叫四硼酸钠。虽然有清除体内热毒、化解痰液的作用;添加硼砂的粽子,其外观也很饱满且口感筋道,但它属于有毒化工原料,人体过量摄入会导致多脏器蓄积性中毒,成人摄入1-3克可中毒,15克可致死。我国自1992年起禁止将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并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因此,现在桂林已很少见卖硼砂粽了,就让它那“美舒舒的家乡味”,永远刻在骨子里吧!
水糍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