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139
- 魅力
- 75
- 金币
- 535
- 注册时间
- 2011-10-22
|
漫谈灌阳古景的仙味
灌阳位于楚尾桂头之地,都庞岭与越城岭将她环抱其中,灌江由南向北流经全境,造化了无数美丽的自然风景,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古老的瑶族就发祥于此地的千家洞,至今还能寻找到不少神秘的胜迹,更流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但暂且将千家洞的物事,留着下次再说,在此先来聊聊灌阳古景的仙味。灌阳本是桂北形胜之县,山光水色天工雕饰,处处透着自然生态之美。古之有灌阳八景,便是灌阳风景的精华。灌阳古八景,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富于诗情画意。可惜的是柏亭别意、石匮归樵已随时代变迁只留其名,却无其景了,龙冈拥秀、灵岩秋月也已随环境改变有名难实,有景非昔了。唯有三峰烟雨、紫竹扫台、华山雪霁、王楼晚渡等处的古景,依旧是风光入画,意境入诗。既保留了自然风景之美,又保留有传说故事之奇。我们常说风景之美,在于自然为身,文化为魂,此话不假。在灌阳古八景中,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文化之魂的,尤其是带着仙味的古景,便更能流传悠远,常美不衰,至今为人们乐道。三峰烟雨(王云波/摄)
美如神女的三峰烟雨。在灌阳县城之南,都庞岭山脉绵绵不绝,巍峨迤逦。其间的判官山上有三座高峰,形如剑削,直插云霄,气势雄伟。若是风和日丽的天气,站灌江之畔的土桥头,向东纵眸,便可尽揽其真容。若遇梅雨时节,都庞岭上飞云走雾,烟雨蒙蒙,三峰忽隐约现,便又顿时幻化成都庞神女。白云轻拂似仙女沐浴,轻纱缦妙,纤姿婀娜,仙气飘然,好不迷人。这就是灌阳八景中离县城最远的景致——三峰烟雨。凭栏远眺,三峰并肩,仿佛九霄仙女下凡化身而来,亭亭玉立于青绿之间。在百姓的眼中,烟雨三峰就是温婉秀丽,充满大爱的女神。而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烟雨三峰则是充满神秘的美的精灵,是豪情奔放的爱的化身。飘逸在都庞岭云雨中的三峰,让文人们有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不禁让人想起宋玉对巫山的遐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真可谓是“烟雨三峰郁苍苍,纱笼羞容玉女郎”。三峰烟雨之景,也因此成为灌阳古景中的一朵奇葩。
仙侣对弈的紫竹扫台。此景在县城东南二十五里的鸡冠山下,是一处人迹罕至,幽僻绝尘的胜景。听说那里有大片的紫竹林,四时郁郁葱葱,清凉宜人。每逢阴晴无常之时,松声带雨,清风徐来,筠姿摇曳,朦胧之中宛如竹帚扫雾台,故名紫竹扫台。相传紫竹旁有硕大石台,平整如削,草木不生,尘埃绝染。又仿佛常有人扫台,净而幽静,隐而幽深,不似人间。听说台上有棋坪,犹可下棋行娱乐。当天高云淡,明月当空之时,立于灌江之畔,有缘之人偶能见台上有仙侣在此下棋,苍眉皓髯席地而坐,凝神注目一动不动,通宵达旦地对弈。待冰轮西沉,东方微白之时,台上影迹忽然消失不见,只留下空空的棋坪,和青翠欲滴的紫竹,让人凭生无限美好的向往和憧憬。
华山雪霁(向国庆/摄) 石臼冒米的华山雪霁。据《灌阳文史资料》记载,华山又名画山,距灌阳县城东南五里,福星村附近澥江之畔。华山不高,但很灵秀。凭栏灌江水岸,可尽揽华山美貌。登临山顶,举目回望,灌水春波,县城新颜,尽收眼底。澥江两岸田园风光,四时如画;小村点缀其间,洋楼栋栋,炊烟袅袅,宛如桃源。最美的季节还是雪兆之冬。六出天降,琼花铺野,都庞尽染,不是北国胜似北国。待晴日登高赏雪,红霞白雪相交辉映,寒光暖色变幻无穷,眸之所极皆冰清玉洁,顿时让人感到超脱尘世。这就是华山雪霁,为灌阳人所称道的古八景之一。华山顶上曾有虞帝祠。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华山顶上来了一位游僧。他见此山气势巍峨,风景优美,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他便在虞帝祠里住下。当晚天气晴朗,月明星稀,风清气爽,游僧很快进入梦乡。半夜时分,游僧被一种奇妙的声音惊醒。他循声去找,发现是由一口石臼发出的。一会儿声音停了,游僧定眼一看,石臼里正冒着白花花的大米,刚好装满一钵,恰好够他吃一天。于是,游僧便长住在虞帝祠,而且古井也天天冒米。如有人来祠里祭祀留下吃饭时,石臼就会多冒些米,但也只够大家吃当天,从来没有米多余。游僧就这样在祠里住了多年,虽清贫如初但也安稳。有一天,他忽发奇想欲得到更多米,遂将石臼的口凿宽。可是,此后石臼就成了枯臼,再也没出过一粒米。游僧因无米吃,只得离开华山虞帝祠,回到从前四处云游的苦行僧生活。虞帝祠也因无人修缮,被岁月渐渐荒废。现在祠原址还能寻见一些踪迹,乱草丛中石臼犹在,残石可觅,却凭空使人多了许多凄凉之感慨。幸运的是,现在华山脚下重建了清凉寺,晨钟暮鼓,香火不绝,更有佛光佑邑。王楼晚渡(向国庆/摄) 仙人剌船的王楼晚渡。清康熙时期的《灌阳县志》中记载,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相传在灌江土桥头之畔,一座小石山之下,住着一个小村庄。村民每天要往返于两岸,从西到东边去种田,过江全靠舟船摆渡。有一天,天色将暮有行人抵达岸边,见江边没有船只,就站在岸边呼唤船只,没想到此时江面的烟波间,出现一只小船飘飘自至,但只见船缓缓而来,却看不见驾驶船的艄公。宋理宗时期,有一个道人经过此渡,见此情景就对大家说,驾驶船的人是一位仙人,他的名字叫王楼。当道人说出船的秘密后,那只船忽然沉没于江中,从此再也没见那只船出现于渡口。后人因这件事,将仙人王楼之名名其村名,叫王楼村,江边那座山叫王楼山,那渡口叫王楼渡。康熙年间,山上悬崖上有个关口,刻有王楼山路记,字大如椀。邑侯赖公泛舟山下,赋诗题曰王楼晚渡。世人以讹传讹,遂叫王楼山,不再知道王楼为仙人姓名。后仙人王楼渡人的故事,在全邑传开,人们遂将王楼晚渡列为灌阳八景之一,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欣赏灌阳古景的风光,品味灌阳古景的仙味,其实欣赏的是古景的文化魅力,品味的是古景的文化味道。当人们遥观三峰烟雨,感受那飘渺而朦胧的美时,就会激发人们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当人们远看紫竹扫台,想象仙侣对弈的恬淡,就会激起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华山雪霁之景的仙味,却体现了一种做人的道理,它启示人们做人不可太贪心,否则就会得不偿失。王楼晚渡的故事,更使人受到教益,开悟人心。它告诉人们滴水之恩不可忘的哲理,做人要像王楼村的人们那样,受仙人一渡当世代感恩,以仙人名名村名山名渡。不忘别人之恩,其实也是成全自已之德,这应是王楼渡由一个不知名的野渡,变身为灌阳八景之一的缘由吧!由此观之,世上美景皆美美其形其状,更美美其文其化,有文化灵魂的风景,会更加受世人青睐。
图文:培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