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7359
- 魅力
- 95
- 金币
- 221
- 注册时间
- 2004-10-8

|
发表于 2023-3-3 22: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了香港制造业的发展。今天就着尖沙咀大火和在香港的大舅聊了聊。90年代中期,香港的制造业就开始拉胯了。一个是环保问题,一个是港英当局也不想留给中国一个太好的香港。再加上深圳的崛起。自然就吸纳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进入内地。香港起到了一个窗口作用。制造业的流失也就理所当然了。
而且,制造业哪有金融赚钱。李嘉诚是做塑料花起家都知道。可发家还是因为遇到了金融危机之后的抄底。而美国英国为首的西方经济社会也需要一个处于伦敦和纽约之间的地区形成金融中心。这样就看一看24小时都炒股赚钱了。
香港航运发达,有大量的金融需求。又是二战,冷战的间谍之都。在港英当局的经年累月的统治下。黄皮白心的香蕉人不少。哪怕是大陆回收了香港,英美等国也有手段来制约。
97年的金融风暴。我们在国内似乎没什么感觉,香港那边是真有人跳楼。98年后大量的资金被美国回收,纳斯达克的网络泡沫被吹起来了。而香港也就彻底的放弃了制造业转向金融,房地产业了。特别是金融。因为有着和西方国家相同的法律体系和价值观。也因为想进入大陆投资的资金想获得保障。香港这个离岸人民币交易场所就越发的重要起来。好像现在股市中的“北向资金”就是说香港的吧。不是太清楚这个。
全球化,让分工更加明确和细化。也把资本和工人的冲突给隔离开了。底层老百姓的苦难是其他国家抢了你的工作。而不是资本家在作祟。有个模型叫微笑曲线。通过上游的原材料,设计,研发;下游的物流,金融,终端市场的把控。把价值链最低的制造业往价值洼地迁移。把制造过程中的能耗、污染、人力消耗等丢给别的国家。就可以无声无息的控制起来。而不需要像过去一样的武力征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