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788
- 魅力
- 298
- 金币
- 81
- 注册时间
- 2005-12-24

|
发表于 2023-4-29 16: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串烧烤,带火一座城。
疫情后的第一个春天,报复性出游渗透进每一座旅游城市。
各旅游胜地!都已经被人流“攻占”:人文城市西安变成了人的城市,南京音乐台的鸽子要被摸秃顶了,重庆解放碑人山人海......。
相比那些老牌旅游城市,三线小城淄博的火出圈,来得猝不及防却又理所当然,霸占了整个春天的热搜榜。
淄博烧烤,火到什么程度?在短视频平台,有关淄博烧烤的爆款内容一条接一条,赶往烧烤店的各路探店博主、网红大V一个接一个。
由于店里顾客爆满,四大“顶流烧烤小哥”把生意太好的烦恼都写在脸上,然后引来了更多的订单。“烤不完,根本烤不完”,“端不完,根本端不完”……
根据数据显示,仅3月份,淄博就接待外地游客480多万人。要知道,淄博2022年的常住人口也就471万人。
就在今天,淄博又连上两个热搜,一个是淄博文旅局,五一期间中心城区酒店已基本售罄 建议错峰出游。另一条是河南南阳市,针对淄博召开了研讨会,深刻分析“烧烤出圈”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思想逻辑和现实路径,意图借鉴,打造城市IP、塑造城市品牌。
不得不说,淄博的爆火已成为一种现象级流量,在流量带来的巨大红利背后,出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带给人欢乐的同时却也引人深思。
首先,随着淄博的热度持久不衰,其他城市都坐不住了,武汉、长沙、柳州...各地申请出战。
武汉烧烤摩拳擦掌:“烤筋子,烤小龙虾尾,烤藕,烤鸡爪,烤干子……夏天到了,再加上一份凉面,卤菜,小龙虾”;云南带着滇味特色烧烤申请出战;天津方形不锈钢盘子+烤串,配上砂锅申请出战;新疆巴扎上烤包子;柳州烤田螺、烤香猪等一齐出战......眼看就要汇聚成全国烧烤大PK。
这些欢快的互动背后,能够感受到的是:我们已经走出了疫情带给我们的阴霾和焦虑,人员流动也带动了经济活力,我们的国家连带我们的人生已恢复了蓬勃生机。
其次,兄弟城市纷纷要效仿淄博,复制淄博的成功模式。
淄博的成功也并非不能复制,只是,如何复制却是一个值得全国旅游业反思的问题。
第一,淄博的真正烟火气。
说到这个话题,要先说一下那些申请加入烧烤团的兄弟省份。
最悲催的是四川和湖南,四川烧烤是第一个“申请出战”的,声称主打“一周七天不重样”。
但是没想到四川被自己人给怼了,川渝网友表示:你坐下!别丢人。
我也是在去四川旅游后,才知道烤玉米,可以一粒一粒串着吃的;蔬菜是要剪开再穿的;一个土豆串上,只有两小片;一串烤豆干十几块.....
就连川渝人民都叹息:真的贵了啊!伦家吃不起啊!
湖南也遇到了同样的尴尬,相比四川人的直接,湖南网友相对温婉,他们是这样说的:最近一直有人造谣说湖南烧烤又贵又少,做为一个湖南人,我实在忍不了,就说这串小把串,味道很好很入味,我四岁的小儿子一个人能吃二百块钱的,所以我必须得澄清一下:这不是谣言......
所以说,真正的烟火气,要实现市井文化与市井风情相结合,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几杯扎啤,倾心交谈、肆意欢笑的自由和欢畅。这需要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得人人撸得起串,人人能实现得了烧烤摊自由。
这是三年新冠疫情以后,老百姓“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更是老百姓消费需求与渴望“烟火气息”的集中缩影。
第二,淄博的爆火,需要中国整个旅游业反思。
要说烧烤全国各地都有,但却没有一个地方能像淄博一样,成为一种特色。
人们甘愿坐高铁来淄博撸串,绝不仅因为淄博的串便宜,毕竟远程来一趟,住宿加差旅费,怎么算也谈不上便宜。也不仅是因为好吃。毕竟全国天南海北有特色好吃的烧烤太多了。
我想,吸引人们前来的,是淄博的诚信,是这个城市背后的温度。
淄博的秤,不能缺斤少两;淄博的出租车,必须打表;淄博的酒店,有限价不敢涨价。因为一旦被发现,领导就要“砸他的饭碗”。
而支撑这些要素的本质是什么?诚信。
可是,我们从小受到教育,诚信应该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呀!更何况,一个商家,诚信是立足之本啊!就凭这,就能让全国人民感动的稀里哗啦?
没错,因为如今的现实中,诚信极为稀缺。
你敢去山东某岛吃虾吗?你以为38元一斤,其实38元一只。敢不付钱,满脸横肉的老板让你不寒而栗。
你敢去某乡赏雪吗?某乡自己的座右铭: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谁是羊?当然是游客。
怎么宰?高价游览项目强制购买,谁敢不买,保暖服没得穿,男人冻成高位截瘫,女人冻成终身不育。
你敢去西南某省购物吗?省内大领导微服私访,都被强制购物,导游直接放话:不买就是没良心,必然遭报应。
你敢去四川某寺烧香吗?一炷香动辄几十上百块,你要是自己买香带进去,佛家弟子就不让你拜佛。你和出家人讲理?别以为出家人不会口吐芬芳:滚你X的!
这一系列乱象,只说明一个问题:唯利是图的驱使下,人么已经不知道什么叫诚信。
淄博人在热情服务的同时,最注重的两个字就是:诚信。可问题就在于:良好服务,诚信为本,这难道不该是商家的基本行为准则吗?
当纯白被赞扬的时候,说明黑暗已经成为了主流。
淄博爆火,是这座城市应得的荣耀,却也打了其他旅游城市的脸,是对他们那种畸形思维的一种讽刺,应该引起中国全体旅游业深思。
第三,淄博爆火的背后,是政府和人民携手打造出的现象级流量。
淄博烧烤的火,灵魂三件套、价格便宜都不是主要因素。
前段时间,为了吸引游客,全国各地的旅游局长亲自下场宣传。今年年初,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姣龙一袭红衣,在马背上英姿飒爽的视频出圈。
黑龙江省塔河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都波,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里穿鄂伦春服饰演绎“森林的主人”,代言家乡景色。
随后,安阳市文旅局局长刘洁华身着传统戎装,称她将“亲自出征”。接着,塔河、随州、贵州、黑龙江等各地的文旅局、商务局局长纷纷出马,主打局长“变装”的短视频风靡抖音快手。
为了KPI,领导们卷翻了。
但如果你认真关注的话,就会发现,只见文旅局长们互卷,不见当地政府动静,也不见其他部门配合。
而淄博的爆火,我们看到的是淄博政府整体形成的合力:文旅局长拉横幅欢迎游客;开通烧烤专线甚至是淄博济南专线,坐上烧烤专列的乘客,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伴手礼;公安部门加强巡逻维护治安;市场监管局发布《告诫书》,告诫宾馆酒店、烧烤商户、饭店餐饮等行业,依法明码标价、诚信经营,不得随意涨价。各景区加强服务和管理,保证游客体验感。
淄博市民们也纷纷身体力行,当地网友表示:“现在出行都得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怕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通过举全市之力,淄博烧烤终于成功出圈,成为互联网的新晋顶流,也成功地燃起了一座城市的烟火气。
世界的每一种现象和运作,都不是单一原因促成,背后都有综合复杂的因素去影响、去推动。
所以,哪里有什么意外走红?更多的是厚积薄发。
《转发文章》,
当九寨沟还是默默无闻时候,桂林山水已经甲天下了,当外地旅游还是摸索发展的时候,桂林旅游模式已经在他们的土里里生根发芽,当我们看到新闻里,其他地方景点各种宰客方式时候,桂林人会说这是我们三十年前玩剩下的了,反观如今,桂林却被远远抛在了他们后面,这个事情老百姓要想,桂林的执行官更要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