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日本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举措后,受此影响,韩国盐价大涨,韩国民众“举国囤盐”。国内,不少地区同样也出现了抢盐囤盐的现象。
当晚,中盐集团发布了关于保障食盐市场供应的声明,声明表示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作为世界最大的食盐生产企业,中盐集团的食盐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其中井矿盐占比95%、湖盐占比4%、海盐占比1%。中盐集团在全国有完善的产销企业布局,食盐储备供应充足,针对部分地区因抢购而导致的短时缺货现象,目前已在加班加点生产、配送,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因此,广大民众请理性购买,无需恐慌,无需盲目抢购。
另据湖州交通集团援青项目负责人吴君表示,位于青海省的茶卡盐湖现有的盐够全国人民吃70年,并且该地的盐是可再生的,“这是昆仑山和祁连山中间的一片盐湖,跟海域没有任何关系”。
据悉,茶卡盐湖作为中国著名的盐湖之一,拥有广阔的湖面和丰富的盐资源,总储量高达4.48亿吨,其中94%为高纯度氯化钠。这些盐足够全国人民食用70年,并且茶卡盐湖的盐资源具有再生的特性,因此在合理开采的前提下可以保持持续供应。因此,广大民众无需恐慌,中国有足够丰富的盐资源来保障国内供应。
对于广大群众盲目抢盐囤盐的做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张金良在接受中新经纬的采访后表示: 首先,不建议抢盐囤盐,因为日本30年核污染水持续排放,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所以囤盐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根据有关的数据统计,中国的食用盐中海盐的供给所占的比例较少,所以目前即便对海盐有影响,影响范围也是有限的。 最后,如果实在担心排放核污水的放射性问题,那么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开海盐;同时,管理部门也应加强食用盐放射性监测,建立食用盐放射性限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