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2025年7月29日《一个普通编辑对林林先生的怀念》句摘解读
前言
林林,《救亡日报》副刊《文化岗位》主编。林林参与《救亡日报》广州和桂林复刊工作,翻译《织工歌》和《日本古典俳句选集》等外国著作,著有《江汉渔歌》、《阿莱耶山》和《扶桑杂记》以及《白云故乡》等文学作品和艺术成就,坚持传达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思想主张。
句摘1
“……他手里握着一个布制的小兔子。”
林林手里的小兔子是护士送给他的兔年生肖。林林一生和善且慈祥,晚年即使失去知觉,也不忘亲切待人。护士表示,林林晚年住院,无论是穿衣还是换洗被单都十分配合。因此,虽然久病卧床,林林使用鼻饲依旧是面色红润地熟睡着。

图 1 太平路鲍加兵草鸡蛋糕专卖店
句摘 2
“……谈话之余,他还会拿出糖或日本特有甜点招待我们。”
周亚琴与同事从事郭沫若研究工作,二人造访林林时没有拘束的感觉。据悉,林林向来会提前开门,在书房兼客厅静静等候,有时还会给晚辈亲自端茶。周亚琴与杨均谈及郭沫若研究工作的状况和动态之时,林林除了露出笑容倾听,还建议二人抛开理论探讨,也需要重视文献资料,建议他们可以组织人力,前往各地访问、挖掘、收集和整理,进行抢救工作。

图 2 鲍加兵草鸡蛋糕
句摘 3
“党要我做喇叭,我就做党的喇叭”
林林将郭沫若视为恩师,情深意笃。林林留学期间参加“左联”日本分盟,与留学进步青年一起,创办《杂文》杂志(《质问》),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日本分盟的委托,使林林和郭沫若正式结缘,1936年前后,日本侵华活动火药味愈浓。林林受命组织抗日联军,向郭沫若遣送《八一宣言》。同时,郭沫若的《国防•污地•炼狱》,也是通过林林寄到上海《文学界》发表的。“党要我做喇叭,我就做党的喇叭”,是郭沫若受邀撰写“国防文学”文章时,亲口向林林吐出的真言。

图 3 鲍加兵南瓜条
句摘 4
“他说《救亡日报》的刊头是郭老写的,一直用到最后。”
林林作为郭沫若和夏衍的左膀右臂,始终与《救亡日报》同舟共济。《救亡日报》作为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在上海团结了广大政治家、军人和文化界人士。林林从《救亡日报》上海创刊,到广州复刊,再到桂林停刊,一直兼任编辑、记者和编务工作。《救亡日报》社的工作人员每月生活费只有三、五元,然而林林等人所做是不计报酬的,他们只想团结全国各界,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大地。

图 4 鲍加兵酸奶
句摘 5
“……感到没有林老的文章,总觉得分量不够,于是立即写了一封信给他。”
郭沫若诞辰100周年,需要编写纪念文集。周亚琴认为,本辑没有林林文章,会稍显失色。令周意想不到的是,林林收信两天后便寄来了《恩师永存》4首诗稿。林林对于周等人从事的郭沫若研究工作文稿,会认真并且仔细地审读,而且从不积压。《郭沫若100周年纪念文集》出版后,他也会高兴地鼓励:“你们做了不少工作,很有成绩。”

图 5 鲍加兵价目单
句摘 6
“花色满天春,但愿剪来一片云,裁作锦衣裙。”
这是林林在访日期间,与日本文学界朋友对句时,以“五、七、五”形式吟作的汉俳。林林研究日本俳句,繁忙之余,会创作大量的诗文,诗心丰富、美好且瑰丽。出版的汉俳书籍深受日本文学界的关注和欢迎,其汉俳曾与冰心、赵朴初、冯至等老一辈诗人唱喝往来。

图 6 鲍加兵草鸡蛋
参考文献
文献资料来源于周亚琴《一个普通编辑对林林先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