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访桂林老厂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桂林绢纺厂,其厂内保留着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的老厂房,以及冷水塔、煤气站厂房等历史建筑,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现在桂林绢纺厂内,具有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的锯齿型厂房14栋,每栋的建筑长约160米,宽约12米,高约9米,它们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气势不凡。
在其它部分厂房里,一些遗留的老机器设备,墙壁上的画像和标语等,这些带有时代印记的场景,既是那个时代和那一代人的历史痕迹。
目前,桂林市区有特色和能够代表桂林老工业发展历史的工厂屈指可数。我们希望且期待像保护历史文物一样,能将这座具有工业遗存价值的老厂房重新改造开发,让它焕发新的生机。
作为广西三大绢纺厂之一,桂林绢纺厂的辉煌历史和留下的工业遗存,承载了桂林城市的记忆。回顾过去,让我们通过一组照片重温那些年的桂林绢纺厂,希望留住历史和守护这里的记忆吧。
桂林绢纺厂,原厂名为广西第三绢纺织厂,筹建于1966年,1968年投产,位于桂林市南郊遇龙路。1984年改名桂林绢麻纺织印染厂,是隶属于桂林市纺织工业公司的国有大型企业。
作为广西三大绢纺厂之一,其厂区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6万平方米,在1989年底拥有干部职工2673人,各种大中型织布机360台。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那时候是桂林绢纺厂的历史辉煌时期,这一时期该厂凭借其优质的绢纺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
主要生产绢丝、绢绸、麻纱、麻棉混纺品、印染布等产品,该厂从投产到1988年其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曾连续三年荣立广西出口创汇一等功。
该厂作为生产绢麻(苎麻)为主的纺织印染全能大型企业,从炼、梳、纺、织到染整、印花,设备齐全,能生产各类高、中、粗支纱及其织物等产品。
绢绸、绢棉绸、绵绸以及绢丝、细丝、丝蒜、丝棉混纺纱等畅销市场,深受客户欢迎。该厂还生产各种化纤产品(纯涤、涤棉、腈涤等)适合国内市场需要。
劲松牌120支绢丝被列为国家出口免检产品。为拓展内销市场,开发了以桂林山水景色为图案的软缎被面旅游产品,1984年“桂林山水”和“天女散花”软缎被面获广西优秀旅游产品称号。
该厂多次荣获优质产品称号,桑绢丝荣获广西优质产品奖,纯麻纱荣获广西新产品百花奖,曾经被评为广西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当年桂林绢纺厂不仅是个明星企业,也是年轻姑娘最多的地方,那时候有多少小伙子梦寐以求想进这个厂,绢纺厂的姑娘凝聚了多少羡慕的目光。
这里承载了她们的青春年华,她们是生产线上的主角,将原材料做出优质的织物,让每一件织物都充满了生命和美丽,为产品创造了价值。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她们奋发图强在这里挥洒着青春和热血,为了桂林的绢纺工业和经济建设,谱写了动人的奉献之歌。
然而,由于1988年国内外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绢纺厂的产品销售受阻,导致1989年至1993年连续五年亏损,后来于1995破产。
1996年,桂林绢纺厂被桂林南方橡胶集团公司纺织厂接管,此后该厂已不再生产纺织产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些年的桂林绢纺厂如今沉寂在历史的角落里。
曾经的繁荣早已不在,门前的厂牌依然可见,仿佛默默坚守着这里的岁月。
走走看看,绿树成荫的厂区成了天然的停车场,老厂房早已出租给私营企业了。
曾经的景观水池看起来好有年代感,在光影下充满了旧时光的韵味。
曾经的绢纺厂办公楼,那雕塑的五角星呈现出很强的时代气息。
眼前的红砖厂房显得庄重古朴,那是历史的见证和岁月的痕迹。
这里锯齿型的厂房独有特色,当年依照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设计建造的。
一排列的锯齿型厂房呈现出的时代气息,厚重的历史感耐人寻味。
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是这里的一大亮点,无论外表还是内部结构,体现了老工业建筑的美学价值。
房顶上可以将自然光线引入车间工人眼前,如此完美的采光设计令人惊叹。
宽敞明亮的厂房曾经伴随着这里走过了岁月,破产之后的车间设备早已处理一空。
墙壁还留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毛主席画像,让人感觉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年代。
为了桂林的绢纺工业和经济建设,那些年的绢纺人在这里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年华。
如今沉寂在这静静的时光里,相信他们的记忆不会因为时间而变得模糊。
历史的痕迹依然可见,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它昔日的风光,但也能够看出它当年的辉煌。
曾经的绢纺厂冷水塔,独有特色的高大圆形建筑成为了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悉,桂林艺术家席华的艺术工作室就在这里进行创作,希望有机会能够参观这里被称为“桂林的798”。
冷水塔旁边的煤气站厂房,颇具时代特色的红砖建筑充满了岁月的韵味。
尽管桂林绢纺厂最终走向了破产,但这里现存的工业遗产,既是那个时代和那群人的历史痕迹。
如今,工业遗产的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保护工业遗产对于提升城市历史和品位具有特殊的意义。
沉寂在历史角落的桂林绢纺厂,它的工业历史积淀深厚,希望赋予它的重生,留住桂林工业文明的记忆吧!
(声明:若干老照片及资料来自网络,其余内容为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