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盗墓所得的文物黑市交易中,买家需要弄清货物的品类、来源、真伪和价值;而这些货品的基本信息卖家当然必须向买家交代清楚。由于此类交易违法性高,则规避交易风险,就成为买卖双方的刚性需求。一套完整的此行黑话就此应运而生,并经历代补充、打磨,自成体系。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古往今来,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即便是高压态势的环境中,地下文物交易也从未停止过。在“盗墓者→初级文物贩子→多级文物商→收藏者”这条利益链上,被盗掘出来的地下文物,经过多次、逐级“倒手”,最终抹去了地下文物身上所携带的犯罪印记,成为不再带有任何“危险信号”的“货物”,堂而皇之地被转手、炒作、拍卖,并被最终出价藏家所收藏。 在这条盗墓产业链上,风险最大的是基底层的盗墓群体,其次是最接近盗墓者的初级市场老板。无论在盗掘过程还是运输途中,案件侦破的证据链条上,最先锁定的就是这部分人。因此,不能说出上家是他们必须恪守的“行规”;“杀头就杀我自己”是他们的必须凛遵的行训,或者说是“风险自担”的从业承诺,是铁下心来走上这条不归路的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