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闢,字晦夫。宋元祐六年(1091))辛末科进士,也是桂林市灵川县有历史记载以来第一个进士。至和间和弟欧阳简在梅圣喻门下求学。在京师北宋大将王超的孙子王渊家中做幕府讲学十余年。与苏东坡、黄庭坚交好。 1.景祐元年(1034年),桂林灵川出生。 《苏轼文集》卷六十八 有载:晦夫年六十六,予尚少一歲......元符三年月日書。则,元符三年(1100)欧阳闢六十六岁,景祐元年(1034年)出生。 2.至和年间(公元1054~1056年),20-22岁。和其弟欧阳简在梅圣喻门下求学。《宋元学案补遗》有载:欧阳闢字晦夫。灵川人。至和间。與弟簡同學詩于梅聖俞之門。 3.嘉祐四年(1059年),25岁。欧阳辟拜别老师外出游学。梅尧臣写下《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一诗相赠,其中有“吾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3.熙宁八年(1075)———元丰八年(1085),41岁-51岁。在京师(今河南开封),居住在北宋大将王超之孙王渊家,十余年如一日深耕儒家义理。 《苏魏公文集》卷六十 墓志>西上閤門使王公墓志铭(北宋大将王超之孙王渊)载:接人初若簡淡,久而益親。桂人歐陽闢旅居京師,不求自達,公一見,相契合如平素,遂留館於家,日與講論義理,十餘年無少間闊,至今不忍舍去。
4.元祐四年(元祐己巳1089)庚午(农历五月),55岁。和黄庭坚見於京師,欧阳闢其人長鬣,眉目深沈,宜在丘壑中也。 《黄庭堅全集》别集卷第八 跋梅聖俞贈歐陽晦夫詩: 余三十年前,欽慕聖俞詩句之高妙。未及識面,而聖俞下世。二十年前官於汝州葉縣,聞歐陽君學詩於聖俞,又得贈行詩,而葉人能誦其詩。歐陽君已行,又不及識。元祐己巳、庚午,乃見歐陽君於京師,其人長鬣,眉目深沈,宜在丘壑中也。用聖俞之律,作詩數千篇,今世雖已不尚,而晦夫自信確然。今當爲掾龔州,待歲月於桂林里中。桂林主人今甚好文。晦夫行矣,往游幕府作嘉客,不獨過家上冢爲可樂也。元祐五年正月二十一日,黄某題。 5.元祐五年(1090年),56岁,欧阳闢在桂林家里等待赴任龚州(今广西平南县)掾吏。(见以上《黄庭堅全集》别集卷第八 題跋:跋梅聖俞贈歐陽晦夫詩) 6.元祐六年(1091),57岁。宋哲宗元祐六年辛未进士登第。 宋詩紀事三十二:「歐陽闢,元祐六年進士,任石康令。」 7.绍圣三年(1096)正月甲午,62岁。在桂林家中。撰写《唐少卿遇仙记》,其孙欧阳世则勒石于桂林南溪山。(摩崖石刻至今存)。正月廿日,与曹辅游风洞。曹辅留下摩崖石刻在桂林普陀山元風洞口。 子方同歐陽晦夫邂逅遊風洞絶句。一水群峰翠若堆,洞天終日鼓風雷。每懷絶境超然處,卻與幽人偶爾來。丙子正月廿日,海陵曹輔書。曹輔,字子方,號静常先生,江蘇泰州人。宋嘉祐八年(1063)進士。紹聖間以朝奉郎提點廣西刑獄。摩崖在普陀山元風洞口,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刊。
8.绍圣四年(1097),63岁,在桂林家中等待上任衡州使君(雖聞已拜衡州之命,不知闕在幾時)。 答晦夫衡州使君書一:頃蒙賜書,并寄惠食器,巫山君尋即致來〔一〕,極濟所乏。又辱寓遞所賜書,存問勤懇,策以所不至,仰佩恩親之至,不能已已。某潛伏林間,疏遠人事,惟蓬蒿之不密,是以缺然久不通書。想晦夫和易多可,又相愛,必能相寬耳。雖聞已拜衡州之命,不知闕在幾時?得孔毅父書問否?即日里中宴居,何以爲樂?頗能留意子弟學問否?子童已赴任未〔二〕?登高臨遠,未嘗不懷笑語。千萬珍重,以須進擢。謹勒手狀〔三〕。 《山谷全書·别集》卷一七。又見《山谷簡尺》卷下。〔一〕來:《簡尺》作「米」。〔二〕子童:《簡尺》作「子重」。〔三〕此下《簡尺》尚有:「三月十三日,庭堅再拜晦夫衡州使君大夫親友。」 9.元符三年(1100),66岁。七月十三日前任廉州推官;八月,任石康县令。 与欧阳晦夫三首之二 愁霖终日,坐企谈晤,不审尊候佳否?《地狱变相》已跋其后[1],可详味之,似有补于世者。并字数纸纳去。某所苦已平,无忧。闻少游恶耗[2],两日为之食不下,然来卒说得灭裂[3],未足全信。非久,唐簿必有书来言[4]。旦夕话别次,仁人之馈,固当捧领。但以离海南,儋人争致赡遗[5],受之则若饕餮然,所以一路俱不受。若至此独拜宠赐,则见罪者必众。谨令驰纳,千万恕察,仍寝来耗,幸甚幸甚!【编年】元符三年北归后作。原本题下注云:“北归。”本文:“闻少游恶耗,两日为之食不下。”秦观卒于元符三年。 【笺注】[1]《地狱变相》已跋其后:按,跋文在本书卷七〇,题作《跋吴道子地狱变相》,可参。[2]少游恶耗:秦观遇赦,自雷州量移衡州,时在元符三年六月。东坡入陆后,在雷州与秦观相见,旋分别,八月十二日,秦观卒于藤州。[3]灭裂:谓言行粗疏草率,含混不清也。《庄子·则阳》:“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成玄英疏:“耕地不深,鉏治不熟,至秋收时,嘉实不多,皆由疏略,故致斯报也。”[4]唐簿:姓唐的县主簿。当时欧阳晦夫时为石康令,则唐簿必是石康县主簿。 与欧阳晦夫三首之三 轼数日病痢,不果往谒,想起居佳胜。饯行诗辄跋尾,匹纸亦作数百字。余皆驰纳,不一一。轼再拜晦夫推官阁下[1]。庚辰岁七月十三日。《乳泉赋》切勿示人[2],切恳切恳! (见《式古堂书画汇考·书》一〇,又见《大观录》卷五)【编年】元符三年自海南北归到廉州时作。此简《苏轼文集》收入《佚文汇编》卷三,注云:“此简文字,从《大观录》。”【笺注】[1]推官:此时欧阳晦夫任廉州军事推官,故以官职称之。此简当早于第二简,盖晦夫自廉州推官调石康县令也。 9.崇宁五年(1106,)72岁,欧阳辟在石康县担任县令6年任后卸任回桂林灵川。“乞休归,民攀辕不忍别,行李萧然。”(《广西通志·卷七十六》)。 10.欧阳闢致仕回老家后,事迹不明,殁年不详。 欧阳闢世系: 欧阳闢,桂州灵川人(今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困学纪闻》卷一八:“东坡与欧阳晦夫诗三首。晦夫名闢,桂州人,梅圣俞有诗送之云:‘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东坡南迁至合浦,晦夫时为石康令,出其诗稿数十幅。事见《桂林志》。注坡诗者以为文忠之族,非也。 弟弟:欧阳简。 长子,名讳不详。次子:欧阳陟。 (1.欧阳晦夫惠琴枕:中郎①不眠仰看屋,得此古椽围尺竹。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轸足。流传几处到渊明,卧枕纶巾酒新漉。孤鸾别鹄谁复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注释:①中郎:官名。郎官的一种。即省中之郎,为帝王近侍官;另一解释为次子。此篇为《欧阳晦夫遗接䍠、琴枕,戏作诗谢之》姐妹篇。诗中的中郎在宋朝是武官的称呼,后来废弃不用。欧阳晦夫是文官,中郎在诗中应是次子的意思。 2.《黄庭堅全集》别集卷第八 题跋>跋自草東坡詩 此東坡先生合浦所作詩,墨跡在歐陽晦夫家,有陟,年十四,未知來訪余。一日馮紹先、張昌裔見通,誦之金石,琅琅聴之,使人安樂,因为作草。) 孙子:欧阳世则。(《唐少卿遇仙记》载:孙:世则谨勒于南溪山刘公岩石以永其传云。)
曾孙:咨口、咨口、咨慶。
摩崖石刻《唐少卿遇仙记》下方有汪应辰题跋:“府判状元汪公跋”,最后题名为:“曾孙咨口咨口咨慶谨勒石 ” 绍兴二十二年壬申(1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