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靖江王府大门门楼的设计其势恢宏、庄严肃穆,大有王者之气。但美中不足的是,现在的靖江王府大门,只有两块牌子:一块是拱门弧顶正中的“靖江王府”府牌;第二块是东侧门柱上的“广西师范大学”校牌,西侧门柱空着。 王府大门这两块牌子从审美视觉上讲,缺少一种对称美,有三缺一不成品字布局的缺憾;从历史和文物价值角度讲,也缺少一种厚重感和沧桑感,给人一种从王府到学校不过如此简单演变的感觉,甚或还给人一种貌似进王府看上课的错觉。 其实,靖江王府的前世今生远非这么简单纯粹。接续了280年历史、共历12代14位藩王驻居的靖江王府,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在其后续的350多年历程中,又几经朝代的更迭而几易其主: 清顺治七年(1650),明降将孔有德领兵攻克桂林后,封定南王,改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顺治九年(1652)农民起义军李定国攻占桂林,孔有德兵败被围举火自焚,将王府付之一炬, 所有木制建筑被毁。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王府旧址改为广西贡院,曾培育出4位状元、585位进士,位列当时全国第五位。 1921年孙中山先生兴师北伐驻跸桂林,将大本营设于王府旧址内。 1936年广西省府从南宁迁回桂林,这里又成为民国广西省政府驻地。 建国后广西省府回迁南宁,王府旧址于1954年又改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区至今。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历经了630多年沧海桑田变迁的靖江王府,应该第一时间第一眼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浩瀚的感觉。因此,建议王城景区的管理者们,应该在空着的西侧门柱上补上一块牌子,上书(竖行从左到右排列):清顺治定南王府、大清国广西贡院、孙中山北伐大本营、民国广西省政府,旧址等字样。若如此,这才是完美的当今的靖江王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