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888|回复: 17

傩舞赛社中秋祭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昨天 10:5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在岭南粤西的汉民族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每逢中秋节日,许多地方都要举办大型迎神赛社活动,箫鼓傩舞庆丰年。

       关于迎神傩舞传统活动,明嘉靖版《钦州志》记载:“八月中秋,化名祭报,状扮鬼像于岭头舞蹈”。

       清嘉庆版《临桂县志》记桂林城乡每逢中秋即“击鼓乐为嬉,乡落聚众赛会,或有迎神者”。

       清光绪版《郁林州志》记中秋迎神赛社:“礼今为平安醮,以僧道为之,止行索室驱疫之礼,若黄金四目,执戈扬盾,则乡村神庙用以娱神,画衣翩跹,有迎神送神之词。称其人为童家,别于僧道”。

        民国版《灵川县志》记中秋之际“有迎神赛社之庆会,优巫歌舞,击缶侑神,戚友籍以欢聚”。

       民国版《钦县县志》记中秋时节“秋社社丁祭社,在八月初二日,或中秋日”。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0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迎神祭社起源于古代汉民族祭月习俗和秋社祭祀习俗。人们在八月收获后,会举行祭祀土地神的仪式,称为“秋社”,以感谢神灵庇佑并祈求来年丰收。这种祭祀活动最终与中秋祭月融合,成为盛行于广西各地的中秋迎神祭社活动。迎神祭社以傩舞跳神的形式展开,将社神与灾疫鬼邪搏斗的气概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得中秋节庆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迎神赛社”包含鸣锣击鼓、傩舞游行等仪礼环节,表演傩舞的演员各自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表现的是神的形象,体现的是人的精神。

20251011105947front2_0_2169098_FmCCEiaeQyxhaP3mNUCmPo5e3m6G.jpg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0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傩舞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驱瘟避疫、祭神娱神舞蹈。在古华夏文明中,傩舞的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意识有关。上古三代时,傩舞已纳入国家礼制。蒙元统治中原后,傩舞在宫廷礼仪中被清除。但"乡人傩"一直在民间延续,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傩戏,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并运用于中秋节庆,深受乡民喜爱。
       傩舞在桂林的历史久远,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戏面,桂林人以木刻人面,穷极工巧,一枚或值万钱。”   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有“桂林傩”记载:“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师,曰: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饰,进退言语,咸有可观。视中装队仗似优也,推其所以然,盖桂人善制戏面,佳者一直万钱,他州贵之如此,宜其闻矣”。

20251011110056front2_0_2169098_FjY-PV0H7RcE-4q0fpZDFwREBTal.jpg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3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嘉庆版《临桂县志》记载:“今乡人傩,用巫者为之跳神,其神数十,辈以令公为最贵。戴假面著衣甲,婆娑而舞,伧佇而歌,为迎送神词,具有楚辞之遗,第鄙俚耳”。
       明代曹学佺的《桂林风谣十首》其五诗云:
       箫鼓沸中秋,肩挑水族稠。
       饔餐临顿办,节序竞时修。
       月兔灯俱上,风鸢瘴易收。
       官街青石路,醉倒滑如油。
       这首桂林风谣诗描写了明代桂林市民欢度中秋节日的场景。循节令,备菜肴,月宫玉兔灯与长街灯火齐明,风筝顺势飞高。还有醉汉醉倒在官路青石板上的情景抓拍,以市井幽默展现了中秋狂欢景象。而其首句“箫鼓沸中秋”正是桂林傩舞的写照。

20251011110306front2_0_2169098_FuEq3I9HPTRf2K5uYGmWFErWh7Z0.jpg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3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迎神赛社习俗在民国版《灵川县志》有记载;“一、五两区有迎神赛社之庆会,击缶侑神,戚友籍以欢聚”。灵川的一区是明代的县城驻地三街镇,五区是明代的灵田圩,三街灵田盛行中秋优巫歌舞迎神赛社习俗广为人知,而在这灵川灵田中秋盛会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惨痛的历史。

20251011110353front2_0_2169098_FjnmjUvPzh1yGKS_JTirRv4EhpOj.jpg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4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清初时期,地处尧山背的灵田地区是武装抗清根据地,清军占领桂林三年后,灵田抗清义军还在继续坚持武装斗争,灵田成为桂林清军的眼中钉、肉中刺。顺治十年(1653年)中秋,灵田迎来丰收年,按照传统习俗,每年八月稻谷入仓,灵田永宁镇大村村民都要举办中秋“赛神”活动。
       因战事紧张,原本白天举行的迎神赛社活动改在夜晚举行。不料清军获知线报,提前密谋,兵分四路进攻永宁镇,其中一路清军主力清晨从桂林漓江水路出发,乘船到大圩、进熊村,借夜幕从南面沿古商道主攻梅庄关,突袭永安镇;其余三路兵马从西、北两个方向仰攻灵田各关口要隘。
       夜幕降临,梅庄关内,假扮成商贩潜入的清兵借“赛神宴”灌醉守关义军兵卒,砍杀殆尽。又以三只火把为号,将从雄村出动的数千清军放进梅庄关,直扑永宁镇。清军举着火把,挥舞着大刀长矛火枪弓箭一路杀奔而来,将永宁镇包围得水泄不通。

20251011110448front2_0_2169098_FhOlpQBl6gFjF0qUt8y_39GywFBD.jpg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6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宁镇内正在“赛神”,沉浸在喜庆欢乐中的守城义军和村民做梦也想不到有清兵天降,当五座城门被一举攻破,还以为是外村村民赶来祝贺。血光之夜,永宁城内杀声哭声惊天动地,大村军民被砍死刺死射死无数,鲜血染红了街巷沟渠,只有少数村民乘乱从地道逃了出去。
       清军血洗永安镇,灵田沦陷,坚守在各隘口的义军将领李膺品、陈经猷、周士伦先后牺牲。噩耗传开,震惊岭南大明遗民。灵田各村各寨前往永安镇大村和关山隘口收尸的乡民络绎不绝,可谓无村不戴孝,无户不悲咽。永安镇里已十室九空,几成废村,每当月暗无光风雨交加的夜晚,僻静的老街巷里还隐约传出撕心裂肺的杀声哭声惨叫声。从那时起,清代的灵田断了中秋“赛神”的习俗,许多家族满怀悲愤立下规矩,后人永不应试,永不仕清。

20251011110612front2_0_2169098_FizmY9Ty9-kKwQ7u9sFovwXIqox1.jpg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时至当今,桂林许多古村现仍保存有明清时期的跳神傩面,其工之巧,令人为之赞叹。唯有灵田的中秋“赛神祭社”的习俗早已消失,虽然民国后逐渐恢复,但已不复有明一代盛况当年。
      与灵田汉民族原汁原味的“赛神祭社”中秋习俗比较,广西南部沿海钦廉地区的中秋“赛神祭社”习俗走上了另一条发展演变的道路。清代的桂林是广西省城,而廉州府州县还是广东的地盘。据明嘉靖版《钦州志》记载,钦州“地接广西语言不通,习尚多同,于狼獞婚配,不论同姓,又无礼体。八月中秋,化名祭报,状扮鬼像于岭头舞蹈,谓之跳岭头”。
       清道光版《钦州志》亦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各乡村宰牲祭太仓神于岭岗,延巫者着花衣裙,戴鬼脸壳,击两头鼓,狂歌跳跃于神前,村男妇于坛戏歌,互相唱和,名曰跳岭头,曰不如此,则年不丰稔”。

20251011110710front2_0_2169098_FulmVCFmq7XtRAo5aKrSfDdqj1a5.jpg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钦廉地方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中秋“赛神祭社”习俗逐渐演变融合为汉族傩戏与古越傩祭风格的祭祀性傩舞。钦州“跳岭头”属傩文化遗存,兼具祈福消灾、酬神驱疫的祭祀功能。“跳岭头”流程以傩仪为基础,表演者佩戴黄杨木鬼神面具,动作以屈膝颤动为特征,结合本地民歌调式与蜂鼓、锣钹等击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秋习俗“跳岭头”。
     “跳岭头”与傩舞相通,狰狞的面具,奇特的服饰,古怪的言语,充满神秘的场景,近于原始的仪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深刻鲜明,备受古今推崇。

20251011110755front2_0_2169098_Fp--HDMhoKFa07CS5dyCoSqBT5jH.jpg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8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明代有记载的钦州中秋习俗以来,跳岭头已有近500年历史,成为钦州一带汉壮族人民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节庆习俗活动,流行于广西南部沿海地区的的壮族与汉族村寨。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钦州跳岭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汉族中秋节演变而来的跳岭头成为广西壮汉民族地方性节日,和中秋节一样得到保护和传承。

20251011110839front2_0_2169098_FjoE4ETG1_V9RNhJF5Eobuc5gwij.jpg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15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海虞衡志》戏面

20251011111526front2_0_2169098_FieBfO3_nIIWlbLbAkxcalcpjGOH.jpg

259

主题

674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1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外代答》桂林傩

20251011111714front2_0_2169098_FhfJhTsREdtkJC7ptyBlLCTWXTGm.jpg

35

主题

1375

回帖

7893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15:15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灵田还有跳大神盛会,到本朝就没有了

2

主题

3884

回帖

9647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感觉像跳大神

1081

主题

9万

回帖

12万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22:46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7万

积分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484

主题

2万

回帖

20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2018年度爆料达人2017年度爆料达人2016年度爆料达人2015年度爆料达人2013年度爆料达人2014年度爆料达人2012年度爆料10强

发表于 2 小时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总是有味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