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岭南粤西的汉民族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每逢中秋节日,许多地方都要举办大型迎神赛社活动,箫鼓傩舞庆丰年。
关于迎神傩舞传统活动,明嘉靖版《钦州志》记载:“八月中秋,化名祭报,状扮鬼像于岭头舞蹈”。
清嘉庆版《临桂县志》记桂林城乡每逢中秋即“击鼓乐为嬉,乡落聚众赛会,或有迎神者”。
清光绪版《郁林州志》记中秋迎神赛社:“礼今为平安醮,以僧道为之,止行索室驱疫之礼,若黄金四目,执戈扬盾,则乡村神庙用以娱神,画衣翩跹,有迎神送神之词。称其人为童家,别于僧道”。
民国版《灵川县志》记中秋之际“有迎神赛社之庆会,优巫歌舞,击缶侑神,戚友籍以欢聚”。
民国版《钦县县志》记中秋时节“秋社社丁祭社,在八月初二日,或中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