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灵川社后村外,青山之间的阳龙桥,南亭。
为了让更多智者方便通行,经商者往来方便,过路者能有清凉之休息之地,而建设了钟灵毓秀之阳龙桥与南亭。
昔日的繁华,过往车马频繁,原来的桥路,都多有损坏,为了便于大家出行的方便,大家共捐,耗巨资重建,同时为了桥亭能保持长久,而在众议之中,定下了桥亭禁约
遵众公议设立禁条,因桥之上下树木,系吾数村,下关风水紧要,只宜栽培,禁长蓉无知之徒,乱砍,安刮,是以公议,严禁,不得仍蹈前车,如有不遵者,定然照禁重罚,决不宽贷。
壹禁桥之上下树木不得乱砍乱伐,如违者获罚钱十千,以作回龙填土用费。
壹禁上下树枝树根,不得乱砍乱挖,如违者获罚钱五千。
壹禁亭内不得堆放殻桶掣耙等物,如违将物丢下河去,外罚钱肆百。
壹禁亭内不得堆放稻草木柴枝,如违将丢下河去,外罚钱肆百文。
壹禁亭内两岸石头不得乱挖,如违者获罚钱肆百文。
00邑里树石匠李00捐钱八百文。
天清嘉庆二十四年岁冬月。









桥亭的建设,禁约的设立,让我们感叹到,在接近200多年前桂林先人们的智慧,条约简单而又详细的列明了,违规处罚的详细罚款数额,即能保护桥亭,也能让众议之事,人人皆知,禁约之明,有约可罚。
这些碑刻,也记录了桂林先人们的管理制度,简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