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827
- 魅力
- 73
- 金币
- 95
- 注册时间
- 2007-6-2

|

楼主 |
发表于 2025-2-9 14: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瞧你的,还“你讲你就是桂林郡“,问题是前面我讲了桂林就是桂林郡了吗?我在46楼原文讲的可是“比如说秦朝始置桂林郡,该建秦城的吧”,这是你讲的意思吗?小鬼的你这书都是怎么读的啊?就你这读书和理解能力?你就不怕天下人笑死了?我在46楼原文的意思明明就是讲秦朝开始设置桂林郡的嘛,你是那只眼睛看出来了我这讲的是桂林就是桂林郡了?不错,当时的桂林并不是桂林郡府,但你不会以为只有桂林郡府才配叫桂林郡,而桂林郡府治下之地的今桂林就不配也是桂林郡了吧?但是按你的这种逻辑,在宋朝时的桂林也并不是宋朝的都城的吧?那是不是桂林也不该叫宋,所以桂林也是不该建宋城而只有宋朝的都城汴梁或者临安才配建宋城了是吧?
哈哈哈,乖乖的,对你的这神逻辑得大笑三声透口气了。
===============
古南门酒馆的檐角斜插着半竿残阳,堂前的古榕树筛下一地碎金。忽听得门外传来"笃笃"竹杖声,众人便知是之鹤先生到了。这位常穿月白长衫的读书人总爱倚着柜台,将铜钱拍得脆响:"温两碗黄酒,一碟茴香豆。"说话时总要摇头晃脑,之乎者也,仿佛每个字都蘸饱了陈年墨汁,满腔的学问知道。
今日他又说起桂林掌故:"尔等可知桂林郡与桂林郡府的关系?"邻桌王二麻子正嚼着花生米,含糊应道:"先生莫不是要说桂林城与桂林郡府是一回事?"之鹤先生顿时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读书人的事,岂是尔等人能知的?郡治所在便是郡名所出,这道理...这道理..."忽然指天画地起来:"《水经注》有云'漓湘同源,分为二水',可见桂林二字原就是水陆要冲..."
酒保老周在柜台后扑哧笑出声:"前些日子听县学张先生说,秦时桂林郡治在布山,离现今桂林城少说八百里路。"满堂酒客哄笑起来,檐下麻雀惊得扑棱棱乱飞。之鹤先生慌忙蘸着酒水在桌上划拉:"南岭五道关,象郡桂林连。郡治虽不在,郡名总该传..."话未说完,王二麻子已拍着大腿学他腔调:"照这般说,秦时桂林郡治在贵县,如今贵县倒该改叫桂林市了,问题是那现今的桂林市该叫什么呢??"
之鹤先生额角沁出汗珠,嘴里念叨着"地理沿革需细参",却将酒碗碰得叮当响。暮色渐浓时,有人瞥见他蹲在河埠头,用竹枝在泥地上反复勾画着交趾九郡图,几只白鹅歪着脖子看那些曲曲弯弯的线条,忽然伸长脖颈"嘎"地一声,倒把他惊得跌坐在青石板上。
Deepseek出品,必属精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