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7995
- 魅力
- 17
- 金币
- 5254
- 注册时间
- 2017-9-11

|
发表于 2025-3-20 23:4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裤裆都得纳闷,怎么突然被你拉来当评判我发言的标准了?
一般性大学,或许存在靠关系入学的灰色地带,优质大学几无可能。正如严谨的老板绝不会轻易任用一个猫肽进他的团队一个道理。
1:多元评价体系为高校选拔提供了科学依据,也适配大规模考生筛选。目前,成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已经广泛应用,它全面涵盖高中阶段学生的多个维度表现,包括学业成绩、社会实践、科研成果、艺术特长以及品德表现等。通过信息化系统与大数据分析,高校能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考生的综合评价数据,将不符合基本要求的考生初步筛选,再针对重点关注对象进行深入审核,避免了单一高考成绩带来的局限性,让选拔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关系难以在这样全面客观的评价中发挥作用。
2:优质大学自身构建的科学选拔机制是一道坚实的防线。高校在招生评审过程中,组建了由不同学科专家构成的专业团队。针对几百万考生,学校会先进行分区、分类筛选。例如按地区分配招生名额,再按照不同学科类别对考生进行划分。专家团队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对考生进行多轮独立审核筛选。从初审材料的细致核查,到面试环节的深度考察,每一步都有严格标准和规范流程。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招生舞弊行为制定了严厉的制裁措施,让妄图走后门者心生忌惮,一旦违法,牢狱之灾在所难免,从法律层面杜绝了走后门的可能性。
3:国外大学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也给我们提供了有力借鉴。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入学门槛相对较低,给予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入学后的学业要求十分严格。面对大规模考生,国外高校采取预录取、学分制管理等方式。学生入学后,通过大量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和论文答辩等环节才能顺利毕业。这就意味着,即便有人靠关系进入高校,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和高标准的考核,若自身能力不足,也难以坚持下来,最终无法获得学位,走后门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自然也就无法实现。
4:优质大学对自身学术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度重视的!也使得靠关系入学难以实现。高校深知,只有选拔真正优秀的学生,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推动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面对几百万考生,学校会优先选拔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表现突出、有明确学术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关系户学生若能力与学校要求不匹配,入学后不仅自身学业困难重重,还可能扰乱正常教学秩序,拉低毕业生整体质量,这无疑是高校极力避免的情况。
仅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