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静江府城池图》,城图刻成之前的古代诗文、石刻也可证明东江浮桥早已有之。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名相张浚之子、学者张栻于出任静江知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张栻在桂林作有《七月旦日晚登湘南楼》诗,诗中有句:“高楼一徙倚,清风为我长。渔父荫深樾,归人度浮梁”。诗中所称“浮梁”应为东江浮桥。 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宋宗室赵崇模任广西经略使,兼知静江府,有政绩。临桂人张茂良撰《广西经略显谟赵公德政之颂》,于绍定四年(1231年)刻石象鼻山水月洞。碑文中有叙述赵公在桂林铺路修桥,以致“康庄坦步,虹梁广济”的记载,“虹梁”应为东江浮桥。 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宋宗室赵师恕迁广西静略安抚使,有政绩。端平三年(1236年),临桂进士秦祥发撰《广西经略安抚焕章赵郎中德政碑》,刻石七星岩以纪。碑文中有“……与民同乐,山川为之改观。造浮桥,以壮丽藩府,城阁为之增辉”的记载。 根据上述文字记载,说明至迟在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漓江上已有东江浮桥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