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即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以下简称“34所”)。在那个具有特殊意义的1978年,34所的科研人员成功开通了国内第一条1.8公里的室外二次群光纤通信试验线路。这一创举不仅开创了中国光纤通信事业的先河,更为后续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当时国家意识到光通信技术对于未来信息社会的重要性,决定发力光纤通信领域。1971年,34所始建于成都,1975年迁至桂林,从此在这片山水甲天下的地方扎下了根。它可不一般,是国内最早从事光纤通信系统与整机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之一,还是中央直属一类科研事业单位。
那时候,尽管条件艰苦,设备简陋,但34所科研人员的热情和决心却丝毫未减。他们从最基础的研究开始,一步步摸索光纤通信的奥秘。没有现成教材,他们就自己摸索,边实验边尝试,不断总结经验。夏日的酷暑,冬季的严寒,都无法阻挡他们对科技创新的追求。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后,1978 年,他们成功开通了国内第一条 1.8公里的室外二次群光纤通信试验线路。这条看似不长的线路,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中国光纤通信的未来。那一刻,所有人的努力、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成功的喜悦。中国的第一套光纤室外试验系统,就这样在桂林诞生了!
从那以后,34所就像开了挂一样,一路高歌猛进。他们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传输设备、光网络设备、光无源器件等产品。这些产品不光在部队里大显身手,还走进了公安、交通、电力、电信等各个领域。34所还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工程”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我国光通信事业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天,当我们享受着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时,或许很少会想到这些背后的故事。但是,正是有了他们科研人员的努力和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便捷生活。想当年,34所成功开通国内第一套光纤室外试验系统,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我们桂林的骄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