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8369
- 魅力
- 231
- 金币
- 1501
- 注册时间
- 2009-12-8

 
|
2023年春节假期,南宁市旅游人数539.94万人次,旅游消费27.65亿元。 柳州市 373.38万人次,消费23.57亿元。 桂林旅游人数375.80万人次,旅游消费34.61亿元。为什么桂林旅游人数不占优,旅游消费反而这么高?因为桂林掙的大多数是区外人的钱,而柳州南宁则是二哥挣三哥的钱,三哥挣二哥的钱。
不过看到离我市不远,以工业为主的柳州,这些年能把旅游人数发展得与桂林齐肩,还是不得不让人佩服的,感觉2019年之后,没有了境外游客的桂林旅游,己没有多大优势。
70年一一80年,我在工厂当技术员,对桂林工业还是比较了解的,在计划经济年代,桂林的工业一点都不比柳州南宁差,国家很早就把桂林纳入“小三线”,上海迁来制药厂,哈尔滨迁来量具厂,天津迁来电表厂,沈阳迁来橡机,还有长海,轮胎厂,兴安桂兴村·······数不胜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桂林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从81年起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春天,入境游客一年比一年暴增,揣着大把日元的日本人蜂涌而来,几乎带着回报的心情撒钱,从政府到个体,都一门心思去做旅游生意,那时的国营工厂,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能生存就不错了,政府哪还管得了。 柳州不同,它没有旅游这块收入,只有华山一条道:发展工业。不可否认,柳州这方面还是能人倍出的,以糖果厂举例,桂林糖果厂原来的南糖(酥糖寸金糖)很出名的,结果厂搞倒闭了,柳州糖果厂搞出了金嗓子喉宝,辉煌至今。
如果认为桂林不抓工业,那也蛮冤枉的。89年,桂林旅游受到大环境影响,游客锐减,桂林就己意识到必须两条腿走路,成立了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百家高新企业齐集。
到了2000年,桂林率先发起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紧接着,全国房地产掀起高潮,对于桂林这个旅游城市来说,搞房地产即可提升城市档次,完善旅游配套,还可以尽快增加财政收入,重心又开始转移了。
无论是旅游立市还是工业强市,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这些年由于人民生活富裕,旅游需求大大增加,是个地方都能想出点子搞旅游,更别说南宁柳州,光凭国内游客,桂林是占不到优势的,但要想恢复境外游客,这两年很困难了。至于工业强市,那就更难了,爭项目你争不过人家,那些好的项目,他不会冲着你山山水水来的,他是要找大工业环境好的地方,国家己经给桂林定了青山绿水的调子,也不会帮助你发展工业,如果自己立项目,爭人才你又争不过人家,难矣!
过去有一个口号: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坚持旅游立市还是呼吁工业强市,都归结于两种观点,一颗红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