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215|回复: 10

从龙大有的《申明民约》碑看明代乡约制度

[复制链接]

264

主题

685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昨天 21:14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官府对乡村的治理,主要是征税派役、维护治安和实行教化。针对这三个方面的治理,形成三种制度:里甲制、保甲制和乡约制,设立了三种乡官:里长(也叫里正),保长(也叫保正),约长(也叫约正)。三种乡官各负其责,由里长主管户籍和税役征派,保长负责治安与壮勇训练,约长则执行乡规民约,以这种分工体系确保乡村治理的运转。

 

 

 

 

264

主题

685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6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前期统治者将主要精力用于县以上的职权建设,没有注意到底层社会的秩序,于是随着社会上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民间争讼为奸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中央的统治,于是从明朝嘉靖开始,国内大规模推行乡约制度,让地方士绅配合政府教化百姓,惩恶扬善。
       据《广德州志》记载,明代安徽广德州每月初一、十五,知州要举办讲约活动,讲堂设在天寿寺大殿,知州率领下属穿官服,行三叩九拜礼,然后分文东武西两班入座,由宣讲人开始宣讲乡约。全州各乡里正约、副约则负责在各乡社坛讲约。

20251107211616front2_0_2169098_FoSIfRBx7xbPsjkDxM2WAjbH8fxQ.jpg

264

主题

685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乡约是邻里乡人互相劝勉共同遵守,以协助救济为目的的一种制度,通过乡民受约、自约和互约来保障乡土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是一种乡里自治制度,官府则利用乡约大力推行圣谕宣讲。
       乡约的管理者多是在地方上具有一定地位和社会声望的人,如地方绅士或德高望重的老人。官府对乡约民规乐见其成,因为乡约制度可以通过地方有影响力的人推行教化,实现当地自我管理。明朝乡约制度的发展形成趋势,逐渐形成了保甲、社学、社仓组合,从最开始的互不关联,进而相辅相成,到最后完全形成了以乡约为中心的乡治体系。

20251107211718front2_0_2169098_Fr5GojmSEZ2a3Pqjp41gmdrKnP0c.jpg

264

主题

685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9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嘉靖六年,曾为蒋冕撰写墓志铭的茶陵人龙大有三年丁忧期满,出任安徽广德州知州,据《广德州志》记载:“龙大有,字道亨,湖广茶陵人,进士,嘉靖五年任,才敏而过严,人不敢犯,升刑部郎。”
       在龙大有任职广德期间,正值朝廷在全国推行乡约制度,龙大有作为在广德推行乡约制的第一责任人,责无旁贷地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见证龙大有推行乡约制的是一块《申明民约》碑。这块古碑至今镶嵌在广德老城中心的鼓角楼后墙东侧。
       广德鼓角楼,又称谯楼、钟鼓楼,始建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原为广德州署仪门建筑。其主体由砖石楼座与复宇重楼构成,曾设鼓、角、钟及漏刻等报时设施,为广德现存古建筑之一。

20251107211852front2_0_2169098_FpL5dgyLAUMdQX3FCbzTRpqjO0MI.jpg

264

主题

685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20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申明民约》碑阴文镌刻,碑文仍依稀可辨,此碑为“大明嘉靖六年正月吉日广德州知州龙大有立石。”全文如下:
        “为申明乡约以敦风化事。
        抄蒙钦差总理粮储兼巡抚应天等府地方、都察院右都御史陈案验,备仰本州遵照洪武礼制,每里建立里社坛场一所,就查本处淫祠寺观毁改为之,不必劳民伤财。
       仍行令各该当年里长,自嘉靖五年二月起,每遇春、秋二社,出办猪羊祭品,依式书写祭文,率领一里人户致祭五土、五谷之神,务在诚敬丰洁,用虔祈报。祭毕就行会饮,并读抑强扶弱之词,成礼而退。仍于本里内推选有齿德者一人为约正,有德行者二人副之。照依乡约事宜,置立簿籍二扇,或善或恶者各书一籍,每月朔一会,务在劝善惩恶,兴礼恤患,以厚风俗。
       乡社既定,然后立社学,设教读以训童蒙;建社仓、积粟谷,以备凶荒。而古人之所谓良法美意,率于此乎寓焉。果能行之,则雨旸时若,五谷丰登,而赋税自充,礼让兴行,风俗淳美,而狱讼自简,何待于催科,何劳于听断,而水旱盗贼亦何足虑乎?此敦本尚实之政,良有司者自当加意举行,不劳催督。
       各将领过乡约本数,建立过里社处,所选过约正、约副姓名备造文册,各另径自申报,以凭查考。其举之有迟速,行之有勤惰,而有司之贤否,于此见焉。定行分别劝惩,决不虚示。   等因奉此,除遵奉外,今将备蒙案验内事理,刻石立于本社,永为遵守施行。”

20251107212047front2_0_2169098_FskRbs7cPZRxe6XNjvAL8NYsTmaq.jpg

264

主题

685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21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碑文浅显易懂,条目清晰,主要有几点。   碑文记载“遵照洪武礼制,每里建立里社坛场一所”。所建里社坛场,可就“本处淫祠寺观毁改为之”。不必“劳民伤财。”这是对广德各里社设立坛场的要求。
        碑文对坛场祭祀活动作出安排,要求“每遇春、秋二社,出办猪羊祭品,依式书写祭文,率领一里人户致祭五土、五谷之神,……并读抑强扶弱之词,成礼而退。”

20251107212141front2_0_2169098_FupWQuDQal_tC82iVYvJ-NQKj1qk.jpg

264

主题

685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22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碑文显示乡村里社治理不委派官员,没有编制、没有薪金,由“每里推选年岁稍长有品德的一人为约正,另推有品德的二人为约副。”经民主推选产生。
        约正、约副上任后,按“乡约事宜,置立簿籍二扇,或善或恶者各书一籍。”并于“每月朔一会,务在劝善惩恶,兴礼恤患,以厚风俗。”州郡各乡社要求设置善恶簿,善人入善簿、恶人入恶簿,善恶分明。此外还要求约正、约副于每月初一会议,会议内容“务在劝善惩恶,兴礼恤患,以厚风俗。”对有善行的人要登记入善册中,宣传与褒奖好的社会风俗。这与当代表彰好人好事的做法一脉相承。约正、约副为人办事要抑强扶弱,惩恶扬善,公道正派,百姓心中有杆秤。

20251107212231front2_0_2169098_FqFrgmiJbH6OMZ-NtPpfUa2V75my.jpg

264

主题

685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23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约正、约副的领导下,还要办好乡社两件“敦本尚实”的大事。首先是建立社学,设立教读之人,“以训童蒙”,发展乡里文教事业,对地方、对民族、对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是乡村建设重中之重。其次是“建社仓、积粟谷,以备凶荒。”各乡社建社仓,存储了粟谷,遇有讥馑之年,则可应急,故碑文称:“果能行之,则雨旸时若,五谷丰登,而赋税自充,礼让兴行,风俗淳美,而狱讼自简,何待於催科,何劳于听断”。

20251107212319front2_0_2169098_FmhAwHxNDrNZ9XlN2ikKwQjNU2Wk.jpg

264

主题

685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24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碑文在对乡里工作作出安排的同时,对州郡各级官员的本职工作也提出要求:“良有司者,自当加意举行,不劳催督。”官府与乡里齐心协力,为建设美好乡村共同努力。
       碑文最后是对乡约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要求“各将领过乡约本数,建立过里社处,所选过约正、约副姓名备造文册,各另径自申报,以凭查考。其举之有迟速,行之有勤惰,而有司之贤否,于此见焉。定行分别劝惩,决不虚示。”

20251107212437front2_0_2169098_FsVLI3jUPJUpTtEGI8gSqUR32L4A.jpg

264

主题

685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28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大有治理广德身体力行,“才敏而过严,人不敢犯。”无非是龙大有提倡了“抑强扶弱”,有“才敏”不假,确有真才实学。
       《广德州志》录有龙大有在广德所作《正心堂铭》《读书铭》,可见其修身养性、严于律己。龙大有在广德还作有《祈雨文》,不管所祈是否灵验,其心为民所急。龙大有立《申明民约》碑,重视乡村治理,勤政不在纸上,更深入基层了解民间疾苦,解决实际问题。有其《出郭省耕》诗为证:
       自惭长日薄书忙,出郭南行试省方。象外有天皆化育,眼中无地不耕桑。
       闾阎布密风烟接,松竹高深岁月长。信是尧天多雨露,无从畿甸及遐荒。

20251107212833front2_0_2169098_Fhh7pX54RpnvbaWDb2eLBYufyn6-.jpg

264

主题

6852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29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州龙大有的诗句表达了对政务繁忙的反思,出城巡视农事,通过"出郭省耕"的行动体现知州对农事的关切,展现士大夫的责任感。全诗通过“闾阎布密风烟接”、“眼中无地不耕桑”景物的描写,流露出对田园的向往,张扬儒家济世情怀,信是尧天多雨露,松竹高深岁月长。语言简练而意境开阔。
       龙大有在广德任知州仅一年,留下乡约碑,也留下廉政勤政的好口碑,嘉靖六年(1527年),龙大有升正六品南京刑部员外郎而去。。

20251107212932front2_0_2169098_FrniiXyQ8WvGE_hKgmLDeVoso9nw.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