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btryr

[本地杂谈] 地方基建、城投欠了六十多万亿 桂林占多少?

[复制链接]

41

主题

2021

回帖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8 20: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查了我在桂林银行还有百把块钱,赶紧转出来了,你们慢慢耍

157

主题

4591

回帖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8 20:59:49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了解金融行业。也转个文章吧

70

主题

2053

回帖

8896

积分

禁止发言

精华
0
魅力
2
金币
72
注册时间
2018-4-11
发表于 2023-1-8 21: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

主题

3万

回帖

6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8 22: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16

主题

5365

回帖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8 22: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搞城市建设,怎么贪?你也不为贪官们着想。

5

主题

291

回帖

3063

积分

发表于 2023-1-9 08: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借本币债不是债,是税,本来就是不考虑还的

106

主题

1693

回帖

6056

积分

发表于 2023-1-9 11:24:34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oungl 发表于 2023-1-8 18:16
这是与央府和货币对赌。大规模举债搞建设,万一将来一张钞票100亿,就秒还债务了。

这点你不用担心了,人家又不是没考虑过,你看看发达的苏州,南京,杭州,有几个城市没有外债,但是人家把城市容貌给换了一遍,桂林呢,老城区和新城区两个样,临桂更像城市。老城区更像县城,两级分化严重了,桂林不搞外债建设那么城市还是破破烂烂的,论老城区真的就和玉林一个样,破破烂烂的,玉林也是外债低,所以桂林和玉林城建都比较差

7

主题

1240

回帖

6521

积分

发表于 2023-1-9 11: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百姓考虑今天的饭钱在那里落实,不要议论政府行为。。。

0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9 11: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芊竹 发表于 2023-1-8 20:59
不了解金融行业。也转个文章吧

讲别人是只见树叶不见泰山,叶某人其实也是一样,企业净资产有800亿元也许没错,但是第一财经报道遵义道桥2022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有一百五十多条被执行人信息,并且账面资金只有6个亿,较上年是“继续减少”的,并且很大一部分是受限资产,可用的资金还要少些,这些或许才是债务压力所在。

27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2018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2023-1-9 13: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喜喜喜 发表于 2023-1-9 11:40
讲别人是只见树叶不见泰山,叶某人其实也是一样,企业净资产有800亿元也许没错,但是第一财经报道遵义道 ...

它是不知道复利的可怕。地方政府每年利息都要还几十亿,真正能用来还债的资金其实是很少的,在发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资,医保养老金以及基础设施的维护费后,手上是没有钱的,土地卖不出就等于没有可以用来还钱的东西了

1539

主题

4万

回帖

5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9 15: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问了某头部基金公司债券方面的基金经理,对方说统计口径问题,不同的统计口径,总额不一样,另外他不认为城投债危机会集中爆发。

27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2018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2023-1-9 2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债危机中央不救,谁家的孩子谁抱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1-08 22:21每日经济新闻官方帐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近日,财政部释放多个涉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关信号,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例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财政部部长刘昆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话题特别强调:“我们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




与此同时,近期财政部官网披露的一份提案答复也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明确,要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记者注意到,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刘昆用颇多篇幅谈及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性。




刘昆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财政部门坚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开“前门”、堵“后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访中,刘昆还结合数据介绍称,截至目前,全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负债率,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分析称,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可以看到即便适当加杠杆,也要重视保障财政可持续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李超指出,从目前情况看,房地产债务与地方城投平台隐性债务是我国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的两大领域,当下房地产债务风险仍在风险释放阶段,且对地方政府、地方金融机构等存在一定的潜在冲击,房地产债务风险仍存和房地产业还未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时,需避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出现风险,避免风险交叉传染进而防范系统性风险。因此,政府加杠杆空间将一定程度上受到防范系统性风险限制。




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关采访中,刘昆还重点提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有关内容。




刘昆指出,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内容。财政部对此高度重视,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规范融资管理,严禁新设融资平台公司;二是规范融资信息披露,严禁与地方政府信用挂钩;三是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和资产,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防止地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平台化”。




刘昆强调,下一步,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财政部发布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072号(财税金融006号)提案答复的函,要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并明确要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信息披露,严禁与地方政府信用挂钩。




此外,该函还着重强调,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坚持分类审慎处置,纠正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




同时,该函指出,要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要求严格地方建设项目审核,管控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强化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债务融资管控,严禁违规为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决不允许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