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16009|回复: 7

萱草花歌词

[复制链接]

1092

主题

9212

回帖

3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2023-7-31 07: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萱草花歌词如下: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
摘一朵送给我
小小的姑娘
把它别在你的发梢
捧在我心上
陪着你长大了
再看你做新娘
如果有一天
像是去了远方
摘朵花瓣做翅膀
迎着风飞扬
如果有一天
到了忧伤
想着它就会有好梦一场
遥遥的天之涯萱草花开放
每一朵可是我
牵挂的模样
让它开遍我等着你回家的路上
好像我从不曾离开你的身旁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好像我从不曾离开你的身旁
080908o5y7w74o11zi7j13.png

微信图片_20230730210911.jpg

243

主题

636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2023-7-31 09: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朵花瓣做翅膀,迎着风飞扬。

628

主题

2万

回帖

20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2019年度人文达人2018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2023-7-31 23:14:1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唱出了心声

1092

主题

9212

回帖

3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4-2 16: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谷雨 发表于 2023-7-31 09:44
摘朵花瓣做翅膀,迎着风飞扬。

微信图片_20240402163307.jpg

微信图片_20240402163256.jpg

    萱萱小朋友画的雨后春笋图。雨后春笋是指春天下大雨后生长出来的竹笋,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出自《食笋》

1092

主题

9212

回帖

3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5-5-24 13: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萱草一蓬一蓬的很茂盛。据说,萱草的花期只有一天,朝开暮谢,花冠是那种像柠檬的淡黄色,花干细长,绚丽却不张扬。花朵可以晒干了做菜,俗称“黄花菜”,宜荤宜素,鲜美可口。在古代,萱草还被视为“母亲花”,孟郊的游子诗说:萱草坐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萱草还有一个名字叫“忘忧草”忘掉痛苦

u=2429229521,10261560&fm=3074&app=3074&f=JPEG.jpg


u=1669710555,2022318004&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jpg



1092

主题

9212

回帖

3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5-5-26 21: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leeyq 发表于 2025-5-24 13:43
萱草花是一蓬一蓬的很茂盛。据说,萱草的花期只有一天,朝开暮谢,花冠是那种像柠檬的淡黄色,花干细 ...

blog_260801804_20250525182332042.jpg


     游子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游子》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462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发表于 2025-6-1 09: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leeyq 发表于 2025-5-26 21:24
游子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古人以椿堂萱室作为父母的代称。故有前院植椿,而后园种萱,以表达孝敬父母之意。
孟郊这首诗感情真挚而浓烈,表现出对娘亲母爱的深切怀念。因为喜爱,我常引用。
前两句通过“行天涯”展现游子的漂泊与艰辛,形成与母亲居所的强烈空间对比,突出思念的无奈与距离的遥远。
后两句以母亲倚门盼望的动作和“不见萱草花”的遗憾,将无形的思念具象化。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情感表达更为深沉动人。

1092

主题

9212

回帖

3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漓江冬泳人 发表于 2025-6-1 09:20
古人以椿堂萱室作为父母的代称。故有前院植椿,而后园种萱,以表达孝敬父母之意。孟郊这首诗感情真挚而浓 ...

萱草,多称忘忧草,俗称黄花菜。其别名藏着千年的文化密码。《诗经》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句子,说的是游子种萱草于北堂,愿母亲见花忘忧,后来“萱堂”便成了母亲的代称。又因花可食用,民间唤作“黄花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