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7208
- 魅力
- 95
- 金币
- 220
- 注册时间
- 2004-10-8

|
发表于 2025-2-19 16: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是整个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是高中政治课本的内容。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经济生活》中,讲解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时会涉及该知识点。教材指出,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以内循环为主”是中国近年来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核心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的提出背景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如贸易摩擦、全球供应链波动)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旨在通过强化国内经济体系的韧性和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优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充分挖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减少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
双循环相互促进:不排斥国际循环,而是以更高水平开放链接全球资源,形成内外市场联通、资源共享的格局
关键措施主要就是扩大内需: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完善、消费升级(如绿色消费、数字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继续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如芯片、新能源)、产业升级(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坚持统一大市场建设:打破地方保护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降低交易成本。
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挖掘县域经济潜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自贸区、RCEP等机制深化国际合作,吸引外资,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以上的总总无非就是告诉你,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在萎缩,投资缺乏信心和成效。急需消费来提振经济。而
你要搞清楚一点。现在是生产不足没有产品给你消费吗?我们现在是14亿人口生产了全球30%的工业产品。全面生产过剩了好不好。以前说资本主义社会把牛奶倒河里也不免费分给喝不起牛奶的人的现象我们国家不是也出现了。归根结底,是消费端出了问题。你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在生产端使力,能有效果吗?
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归根结底是政府在消费端没有足够的获利。收不到税,税收都是在生产端收的。也就造成了一个后果。地方政府想收税,想增加GDP,想有业绩就只能抓生产端。哪怕是整个行业已经远远过剩了。拿钢铁做例子。我们国家的钢铁产量占全球的产量60%。我们的人口才占18%。不依靠全球市场我们绝对无法消化如此巨大的产能。这算妥妥的生产严重过剩吧。那么现在外贸萎缩。经济下行。你还扩大钢铁产量会是什么后果?而供给侧改革不就是做这些事情?日本的本田和日产考虑合并,国内的一汽、东风、长安也传出合并的消息。其实都是在优化供给侧。该砍掉的落后产能得砍。该合并减少重复建设的渠道得减少。也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给消费者质优价廉的商品,促进消费和再生产的经济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