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书,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钦点邢部主事,殿试三甲第一名进士,这是位于桂林灵川勘桥村村口夹石上的字刻。
文同书(1854-1909),原名植,字素存,二区磡桥村人,广西灵川人,清朝光绪年间刑部主事,以清廉正直、刚毅果敢著称,是广西地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文同书,仪表修伟,工书能文,从学桂平赖太史鹤年,甚见器重。举光绪己丑年1895乡试甲午,成进士,而夹石上的文字“殿试三甲第一名进士”“钦点邢部主事文同书立”授刑部主事,按照殿试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一甲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进士。
机遇永远眷顾有准备之人,文同书,廉静守法,历十余年,无所调,恬如也。戊辰德宗1905年慈禧大丧礼成,加恩以郎中补用,大约相当于正五品。
文同书以“恬如”闻名,面对官场腐败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常以公义为先。例如,其子弑父事件中,虽遭部议议授赦职,他却坚持不从,最终解职归隐。
民国初建时,他主动请缨参与同县李繁滋主持的邑志编纂工作,因对档案考订严谨,成为主编核心成员,作为编纂主官,对地方纪事,非常严谨。
在客军与土匪,在桂作战期间,他以总团所长身份,维持地方稳定,临危受命,展现出色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临难不避,义不怨违,成功平定军乱。


文同书是广西籍清代官员中为数不多的进士,其清廉与实干精神对地方治理有积极影响。
他的事迹成为研究晚清官场生态与地方史的重要案例,被《清光绪二十一年进士文同书殿试卷》所做的记载
其中“皇帝陛下尊师重道伤纪整纲必先天下而课其功乃后天下而收其效将兢兢业业亦何政之不修何事之不理哉,长治而久安,益持盈,而保泰进,臣等,于延而策,以整军旅,储国用,敦俭权利民生”
文同书,简简单单的殿试文笔,书写工整,行文简,而言之周详,。

而步入勘桥村入村的古桥,非常壮观,宽约三米的跨度,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桥墩不高,但其宽度,正如前村委文大哥说,大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文大哥给我津津乐道的介绍勘桥村的历史,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
勘桥村,全村姓文,自明朝建村,至少拥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村中的老樟树,是见证村子的大树,青砖泥砖房子,依旧有许多,目前许多老房子还有人居住。




而勘桥村,与众不同的是它的房子,许多门是圆拱泥砖之门,独具特色之美。
村口的夹石,让我深知,勘桥村的不简单,历史滚轮,还在前行,记录这美好,记录着曾经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