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代桂林蜜果厂的广告

果汁应子和若干食品广告

80年代象山牌果汁应子获广西优质产品奖
在桂林有一条路叫东镇路,以前这里有不少工厂,像桂林自来水厂、桂林中药厂、华中铁厂、西南纺织厂、桂林轴线厂、桂林电机厂,那一片可热闹了。其中,桂林蜜果厂生产的蜜饯,果汁应子等甜食品,更是承载了许多老桂林人的甜蜜回忆。
据悉,桂林蜜果厂的前身是1956年桂林饮料厂的蜜果车间,当时就在东镇路15号。它主要生产各种蜜饯,应子还有甜丝丝的小食品。那时候,蜜果厂生产蜜饯可没有现在的流水线烘干设备,都是用簸箕把做好的蜜饯晾晒在厂区前的空地上。一到太阳好的时候,蜜饯被晒得直冒蜜,香气飘得到处都是,路过的“小把爷”们,眼巴巴地望着那些蜜饯,一个个馋得直流口水。
到了1967年5月,桂林蜜果厂从饮料厂正式独立出来,成了独当一面的厂子。同年6月,因政策调整,蜜果厂的一车间分了出去,成立了桂林中药厂。那时候中药厂还没有自己的厂房,就在蜜果厂里头找了个小作坊起步。谁能想到,这个小作坊后来竟发展成了大名鼎鼎的桂林三金药业。而蜜果厂呢,继续在东镇路接着做各种蜜饯和果汁应子,还有糖金桔,山楂片,连五香葵瓜子也摆上了生产线,样样都是当时街坊邻里常惦记的味道。
近日,在查阅桂林蜜果厂的历史资料时,从歌唱家郁钧剑的《桂林拾遗》一书中获得有关信息。那时候郁钧剑他们家就住在东镇路,在他祖父离桂赴京前,把东镇路23号留给了他父亲。后来,他父母响应政府号召支援国家建设,主动封闭了23号门,把汽车通道赠送给政府,让蜜果厂扩建为车间用 ,这才有了他们家改走25号门的故事,从此传为一段佳话。
我是80后,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吃糖,也特别盼着过年,因为有好多东西吃,还有喜欢吃的果汁应子。那些果汁应子圆滚滚的,裹着层薄薄的糖霜,放嘴里一抿,先是甜甜的,慢慢就透出点果酸,果肉软乎乎的还带点嚼劲。有一次上课,趁老师没有注意,我就偷偷从兜里拿出一颗果汁应子放进嘴里,含嚼着有滋有味。那时候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一点酸甜就能记好久。
现在桂林蜜果厂虽已成为历史,但它给老桂林人留下的甜蜜回忆可不少。就像我小时候吃的果汁应子,那味道早就刻在童年里,怎么也忘不掉。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念想,肯定也是老桂林人共有的甜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