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有那么多圩场,我买过米的只有两个:罗锦和六塘。
前几天又写了罗锦,今天再扯扯六塘,人杰地灵的地方。
前几张照片在汉山附近。





还是古桥为主,嘿嘿。
滕家村北边一条钉子路,顺着这个方向往皇望,走几百米有座老拱桥。


西北角另一条钉子路,几十米外一个石狮和拱桥同框。



滕家与侯庄交界的地方有个小拱桥,两侧铺了长石条。

汉山村西端,离大河堤坝不远的小水沟,雍正小拱桥。


汉山村南拱桥,貌不惊人,却是乾隆年间的哦


汉山村南通往云塘的S小路,你的驾驶技术如何,一走便知。

皇望村



三塘村



三塘村南的后陂桥,我在关公面前舞大刀。


塘背村分为上下塘背,下塘背又分东塘背和西塘背,蛮复杂。
从下塘背走田垌里的钉子路经上塘背到铁路头村,在村边发现了一座石拱桥,如果开车走水泥村道是很难看到这座桥的。



这是时隔四年又一次来铁路头,还是不晓得这个村名的来历。


步行回到下塘背,在村边又有新发现。


羊田的石刻蛮多



小岩的大烟囱很突兀


陂山村边,山脚下的泉水荷塘石板路,荒草弥漫。

陂山村外石拱桥

广洞是个大古村,水源丰富


南郊流行的小口径古井



广洞石拱桥,拱券直径三米,桥栏石条完整,桥边有块一人多高的同治三年阳刻“重修桥碑”。




广华村五座拱桥,其他四座比较大,唯独公路西边的这个很小,但也是最老。
(夏天草多,发一张冬天的照片)

上庄村在三年前的帖子里面描述过,故地重游自然有更多感受。




上庄北边通会仙廖家的钉子路又宽又长,像这样有历史而且还比较完整的确实不多了。


高级钉子路在缓坡路段采用的鹅卵石+间隔青石阶的形式。

上庄石牌坊的下额,洋洋洒洒数百字足以作为毛笔字贴,却被横置在水沟边五十年矣。


上庄祠堂有古韵味。

厄上村大拱桥“安庆桥”的石碑竟然镶嵌在一里外石山背后的岩底村一间破旧土坯房的墙上,匪夷所思。

第二次到望山,沿西山底、矮山底转了一大圈,拿这个厚重的石板桥来凑个数。

路过南边山塘头,拱桥再拍一张。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