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桂大地,桂林素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之所。从古代科举时代起,桂林就以辈出的状元彰显其文化教育的昌盛,是广西当之无愧的文化教育重镇。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人口规模,桂林在广西的地位都举足轻重,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孕育出无数优秀人才 ,人才优势又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恢复高考后,桂林的教育事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桂林中学、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成绩斐然,源源不断地向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输送优秀学子。那时的桂林,在教育成果上与南宁、柳州相比毫不逊色,三市教育水平相近,经济发展程度也在伯仲之间。尽管南宁作为首府拥有政策优势,柳州凭借工业发展迅速,但桂林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广西的发展格局中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
然而,近年来广西的教育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南宁、柳州在清北录取人数上明显超越桂林。以2025年高考为例,桂林十八中作为桂林基础教育的“带头大哥”,集中了全市最优质的生源和最好的公共资源,却成了可笑的“光头大哥”,在清北录取上交出了一份零分答卷。这一结果不仅反映出十八中自身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更折射出桂林整体教育质量的下滑趋势。桂林拥有500万人口,在生源数量上多于柳州,本应在教育竞争中占据优势,但现实却令人担忧。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教育质量的下滑,可能会导致桂林在未来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中逐渐落后于南宁和柳州。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缺乏顶尖高校的人才输送,意味着城市在科技创新、高端产业发展等方面将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长此以往,桂林的经济发展将缺乏后劲,城市地位也可能随之下降。一个不重视教育、难以培养出顶尖人才的城市,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作为一个老桂林,是真心为桂林的未来发展担忧。桂林十八中作为桂林教育的标杆学校,理应为全市教育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如今的成绩不佳,绝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桂林教育系统深层次问题的集中体现。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恳请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对以桂林十八中为首的公立学校进行全面整顿。深入剖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只有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桂林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重现昔日的辉煌,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桂林人民共享教育发展带来的红利 。一个没有教育资源的城市,永远没有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