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论坛五年多,邀请我去乡下看古桥的只有两个全州人。
三年前那位是咸水南宅的坛友,前几天这位是安和镇的。我说安和那边没什么古桥,但是我也答应了这两天写一个安和的帖子。

数月前兴安白石深度旅游,在白石没找到住宿。
附近可以住宿的地方,白石到兴安县城跟到漠川的路程是一样的,20公里,于是我到漠川陆续住了三晚。
其中有一天想,好久没到全州了,安和离漠川不远,就克一次吧!
在安和整整一天时间,事先没计划发帖,所以没什么风景照。
 

 
吃完安和风味的米粉,来到第一站,平岗头。
我当时远看这一片巨石还以为发现了新的古董种类:石棺材。
近看,上面的几个榫卯孔眼和旁边一些残破的石构件说明了这是一个非常高大的三门四柱石牌坊的遗迹。

路边小石狮

 
半边丘到太平古道上的一座石拱桥,一端已无路可走,桥在往太平的公路边几十米,眼睛余光瞄到。
后沿水流寻迹一公里,知晓两三处石桥遗址。

 

 
以太平为名的村子,不用问尽管去就是了。

 

 

 
从太平出来到青龙山,也是一个安和名村。
看到附近的河床就打了退堂鼓。

 
青龙山把诰封碑和夹旗石放在一起做一个集中展示,阵型庞大。
安和的夹石不少是少校中校等等低级官阶。民国初年,夹旗石和牌坊这些封建残留还是有一点市场,过几年后就没有新建的了。

 

 
大塘诰封碑原来在公路边,很早以前我看到这种大石碑感觉很震撼。
现在路边建了新房,诰封碑也就隐藏幕后,不久腰折了。
 
注:大塘有两座石拱桥,我的旧帖里面有。

 
安和各村的夹石太多了,以致连摆看的功能都没得。

 

 
大马实村做到了物尽其用,这个晾衣架可以。

 
安和没有加油站,中午跑到麻市加油顺便吃饭。
吃完饭又顺便克麻市川山看了一个诰封碑,这个碑的位置在曲折的小巷中。

 

从麻市回到安和。
聚贤石桥头,村边这个石梁桥60公分厚,河道痕迹全无。

 

小江尾

 

 
白岩前的大拱桥,以前桥上有凉亭,碑石还在桥边。

 

 
旧的印记随着房屋的倒塌终将消失。

 

 

 
六年前拍的湾村廊桥进化成了这样。
呵呵

 

 
兴安-白石-漠川-蕉江-安和,新建的501省道养眼,但是没什么车。

 
港头村并排的三座几十年内建的大桥,可以说是一处风景,实则数百年无法降解的、极可能阻塞河流的几千吨建筑垃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