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7359
- 魅力
- 95
- 金币
- 221
- 注册时间
- 2004-10-8

|
发表于 2023-3-2 20: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谈香港的发展历史。就不能抛开整体的历史而去片面的聊所谓的香港制造业发展史。
一个朝鲜战争,基本就松绑了当时战败的日本。未了保障前线供给。所以就地在日本生产军用物资。由于处于两大正营对抗的前线。哪怕是朝鲜战争停战后,当时的韩国还是军管,而日本开始已经开始了制造业的复兴。重型工业企业比如三菱重工直接就是在生产军用物资用于前线。买单的是美国。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就是越南战争。从55-75年。日本借着战争继续发展,同时外溢了低端的制造业流向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而6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的三十年也是这四个地方经济腾飞的时期。经济腾飞之前,这四个国家和地区还停留在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和民生非常落后的阶段。发迹之初也都是无一例外的得到了外部资金和技术,得到了美军作战前线物资供给的订单。从而发展出了自己的制造业。而日本更是提出了雁行理论。试图规划当时的亚洲工业版图。然后85年的广场协议被一帮子打翻。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失去的三十年。呃,现在应该快说失去的四十年了吧。
在60年。印尼排华导致华人外逃。然后就是60年代的大规模逃港(其实是50年代至80年代近百万人逃港),越南战争后的越南难民,都给香港带来了劳动力人口。也就有了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人口红利嘛。
等到改革开放了。最先回到大陆的就是香港人,投资,探亲,旅游还有一些不太好的,比如包二奶之类的。自然,也就会把制造业转移到就近的广东,深圳。再然后香港就基本没有了制造业。而是从事金融、航运或是科技研发类的工作。制造业,完全可以放在其他的地方。
直接点说,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有足够多的优秀工人是发展制造业的前提。需要有便捷的交通物流。需要有足够的能源。需要有配套的资金支持。
在制造业的成本中。只考虑生产端大致可以分成原材料成本,加工能耗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原材料成本和能耗成本基本固定,无法压缩。人力成本现在基本是25%往上了。剩下的就是物流成本了。
现在中国物流行业的费用比大概是公路10,铁路3,水运1这样的比例。所以,我国的制造业在沿海地区比价发达。就算是内陆地区也是有航运的地方会比没有航运的地方发达。铁路运输便利的地方比只有公路的地方发达。
这就是制造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什么主观意识可以改变的。而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制造业也基本上消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了。
而现在我国的制造业其实也面临着很严峻的危机。人力成本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的。我们的人力成本迟早会高到低端制造业的利润请不起工人的程度。届时,核算起来用机器人比用人还划算。我之前说过的制造业就是一个机器替代人劳动的发展过程已经到了黑灯工厂在不断压缩人的空间了。
这时候再想着从低端产品逐渐做大做强对不起没有这个时间这个机会给你了。这也是最近总能听到新闻里面说的开局就要争先,起步就要加速口号的由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