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根本不是谋财的话,那抢劫一批财物,目的就是遮掩作案动机,有意带偏侦破方向。
1、案发现场是一栋2层小洋楼,带个小院子,从上图可见,这栋房子的横向宽度远远小于纵向深度。朱紫巷案6人遇害,案发时,这6人可能分布于一层和二层,以及不同的房间内。那么,案犯想在短短半小时内完成作案并清理现场,同时保证没人逃脱和呼叫,必定熟知这栋小洋楼的内部结构,问题是,谁会知晓呢?
(1)那个年代,住在朱紫巷小洋楼的,都是有钱人,妥妥的成功人士。男主人可能经常邀请朋友、客户到家里坐坐,谈谈生意,那么这些人就会知晓整栋房子的内部构造了。请问,男主人有没有这种爱显摆的癖好呢?我觉得应该没有,他家有店面,谈生意完全可以在店面谈,没必要引狼入室。
(2)当年朱紫巷的这些2层小洋楼,是统一规划设计建造的?还是各家各户自己设计建造的?如果是前者,那么规划设计人员、建造人员,都熟知这些小洋楼的内部构造;如果是后者,设计建造人员的范围可就缩小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既然要住人,就要装修,男主人家的装修工人,可曾查证过?建造工人和装修工人,可都是成群结伴的,至少这个特征,符合我上一篇文章关于多人作案的论述。
(3)如果朱紫巷的这些小洋楼是统一规划设计建造的,那么其他小洋楼的人家,自然也知晓内部结构了,这些人也有可能把构造图透露给他人,为什么要透露呢?谋财?仇杀?情杀?眼红?谁知道呢。
(4)男主人家人口众多,我在桂林公安、桂林晚报、桂林人论坛的当地人留言里,频频注意到他家有保姆这个事。那么,保姆是如何来到他家的?是他家主动去找的?还是别人介绍来的?若是后者,就有进一步分析的空间了。也许是有意安插进保姆,掌握男主人家房屋构造和人员组成?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个保姆,保姆的社会关系调查过吗?
2、从多方渠道获悉,案犯作案后,清理过现场,而且很多围观群众进入过现场,破坏了脚印等痕迹。这里其实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桂林警方的通报里,有这么一句话: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现场惨不忍睹。通常情况下,我们普通老百姓,是不太敢直视这种现场的,更不用说进入现场了。所以,当年是谁怂恿鼓动大家进入现场的?
只有一种可能,某个案犯在作案后,并没有立即离开现场,或者说,他离开了,但是想起了什么事,又回到了现场,并故意唆使大家进入现场,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是破坏现场遗留的脚印等痕迹,二是他可能在作案时遗漏了什么东西或者忘记清理了某个位置的痕迹,他要趁着大家都进入现场的时机,拿回他遗漏的东西或者清理掉那个痕迹。
能够进入现场的围观群众,都是住在朱紫巷周边的,大家应该都面熟,如果案犯是陌生人,应该很容易分辨出来。那么在当年的围观群众里,可曾有人反映过这个情况?如果大家确实没发现这么一个陌生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案犯团伙里的那个本地人,他就住在朱紫巷周边。
本篇文章是对上一篇文章“神秘的2层小楼隐藏着什么秘密?深度剖析桂林朱紫巷案”的完善与补充,重点围绕案发现场进行了深度解读:谁了解小洋楼的内部构造?围观群众为何会进入案发现场?我的预感告诉我,搞明白这两个问题,有可能就能解密桂林朱紫巷案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