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说起状元文化,总会提起四塘镇,更会提起横山村,而在四塘镇,其实还有许多地方,是有着出人才的地方,比如四塘下舍里村。
下舍里村是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腊村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目前主要以葡萄大棚种植为主产业。
下舍里村,原来又称之为,迓福村,始于明末清初,武举人理诚公(胡理诚)从湖南永州冷水滩高科村携带家人到临桂西乡(四塘)任武职并定居,世代繁衍生息。
因为村里都比较注重文化传承,世代村民,都以读书,求学为中心,注重文化领域的培养。
现如今下舍里村的进士门,始修建于清朝嘉庆,同治元年(王午)(1796年-1820年),由胡廷壁恩科进士入官,官至四川巡抚所建,从村中的文化室里面可以看到,满墙的,人才简介,代代有文墨人才,层出不穷。
从进士门进去,里面是一个长廊,也属于原来古时候的,尺巷,内含五门,含义一:取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缘)临门之意;其二:取福、禄、寿、禧、财门之意。
现如今仅剩下门坎而已。
从村内的文化室里面的内容介绍,光绪元年(乙亥),其子胡世鼎、侄儿胡世名、胡世济恩科举人,入仕教习知县,四川知县,贵州知县;光绪二十九年其孙胡家勤恩科解元入仕。
而在下舍里村文化室里,目前保留着私塾馆的陈列,这正是为胡氏家族少儿启蒙开智之地,私塾也是传统教育的起源。
据胡大鹏老先生回忆:昔日私塾先生(胡家长辈有识者)教劝学子,灌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
人”,“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少壮不努力,老大途伤悲”。“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
女孩则要求学《女儿经》:娘边做女,莫出闺门,行莫乱步,坐莫摇身,笑莫露齿,话莫高声,轻言细语,缓步柔行。
並要求学子:诗书起家,劳动发家,勤俭治家,和顺齐家,谨慎保家,忠孝传家等。为恐晚辈遗忘,特将“理郭尚元,应自裕绩,廷世家国,正天永锡,昭伟仁祖,健杰敦裔,继怀珍瑞,修祁诏奕”等字样,讓嵌入《字辈》和取名字之中,足见胡家长辈用心良苦!
“盘子读书,知书达理”。下舍里村,对于四塘镇来说,仅仅是其中一个小乡村,以读书为中心,弘扬传统文化正能量,恢复進士巷与农耕展馆间的进士巷,后门为进士巷原五门,均是进士胡廷壁近亲的宅院,虽胡姓同宗,进士门口也是肃严之地,体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