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知道,地方政府财政有“两本账”,一本账叫“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指日常的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 另一本账叫“政府性基金”,其中九成是卖地收入,其余一成包含高速车辆通行费、彩票公益金等杂项收入。 楼主估计不懂其中有什么区别。这里给科普一下。 日常的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等税收受限于当地城市的规模、产业等因素,一般是固定的 。波动不是很大。 另外的基金其实约等于卖地收入。所以才说现在是土地财政,房产行业是支柱行业。 根据财政部的公开数据显示,由于受到2022年疫情冲击、税收减少,留抵退税,以及楼市寒冬中卖地收入下降的影响: 2022年1-11月,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万亿元,同比下降3%;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5.6万亿元,同比下降22.7%; 但是疫情中,该花的钱一样不少。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7%;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9.2万亿,同比增长3.8%。 当然具体到各个城市这个数据比例会有区别。桂林我没专门去查,小道消息,21年卖地好像就3个亿。之前19年是80个亿。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找看。不过很多体制内的其实都知道,光靠税收,工资都发不起,这还是整个城市所有行业的税收。也就楼主这类人会觉得工业纳税能养活一个城市了。傻不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