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尘封的历史-“桂林市皎霞青年农场的知青岁月” 一场人类大迁徙的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在那个特殊时代,知青们响应党的号召,心怀理想与热忱,奔赴广阔农村。艰苦环境并未磨灭他们的意志,反倒铸就了他们勤劳、踏实、坚韧、自强、坦荡的品格。这段经历饱含热情、汗水、痛苦、心酸与成长,成为他们人生中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在桂林市区东部朝阳乡的丫吉村,朝阳山下有一个“皎霞青年农场”,是团市委下属的单位。在这里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被称为知青。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有的初中毕业,有的本来已经有机会留在城里单位上班,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最初的一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大风暴的裹挟下,在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人物的影响下,在桂林市领导报告会的鼓动下,当时有许多学生踊跃报名去皎霞青年农场,这些人有桂林中学、师院附中、桂林三中、一中、四中、六中等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当年有部分同学为了去农场,到市委书记陈亮家中提出强烈要求。1964年他们满怀豪情,搭上解放牌卡车,毅然离开了城市,来到了“桂林市皎霞青年农场”这片广袤的土地,开始了他们的农场生活。 知青们怀揣着理想与热情,投身到农场的各项工作中。他们开垦荒地、种植水稻、花生、芝麻,养殖家畜,自己铺设电线,安装自来水管,自建球场,篮球架,开山炸石修建房舍,大礼堂,每天去岭上的泉眼挑水,捡些干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在这里,他们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技能,也体验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最初每人每月有七块钱生活费,交食堂五块,还剩两块,买点牙膏、肥皂。后来变成了九块,多了两块的零用。 农场的生活并不轻松,知青们需要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和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在劳动之余,他们也不忘学习,通过读书、自学等方式充实自己,有时晚上在星光下,讲故事,教唱歌,朗读普希金、海涅、泰戈尔和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的诗,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 在皎霞农场的日子里,知青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劳作、一起生活,经历了现代人不知道也无法理解的体力与精神上的磨难,奉献了宝贵的青春,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知青经历成为了他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随着时代的变迁,知青们陆续离开了“皎霞青年农场”,回到了城市。 如今的“桂林市皎霞青年农场”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农场只剩下断垣残痕,荒草凄凄,还有旁边的皎霞村,但那些鲜活知青们人生的经历仍然镌刻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的故事,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也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让我们向所有的知青们致敬,感谢他们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知青”不死,只会变成一种精神的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