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白鹭上青天,灵川县定江白鹭春归,生态画卷中的千年人文底色!
在灵川定江镇,春夏的稻田如同一幅动态的工笔画——绿浪翻涌的田野间,白鹭成群翩跹,时而低空掠过水面,时而驻足浅滩觅食,雪白的身影在翠绿的稻田间勾勒出流动的诗行。





这些优雅的候鸟或单足独立,静若雕塑;或结队翱翔,在群山的雾霭中划出银弧,与远处轰鸣的耕田机、弯腰插秧的农人共同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农耕图景。
白鹭是定江镇生态的晴雨表。每年三四月,数千只白鹭如约而至,栖息于纵横交错的灌溉渠与湿地间。它们展开宽达近一米的羽翼,从高空俯冲入水捕食鱼虾,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金光;幼鹭则挤挤挨挨立于树梢,像一串未融化的春雪。






当地老人言,三十年前白鹭一度稀少,如今成群回归,得益于漓江流域生态治理与“退耕还湿”政策的实施。
这片土地以稻作为本,却因生态自觉重获自然馈赠,白鹭的集群舞动,恰是定江镇递给桂林山水的生态名片。






定江镇的人文历史为这幅画卷铺就底色。作为灵川县古驿道上的商贸重镇,其名源于宋代“定江河运”,至今镇内仍存清代石板街与雕花门楼遗迹。
村民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春耕时节的田间既有老农扬鞭驱牛的旧景,也有青年操作现代化农机的新象。白鹭盘旋的稻田旁,偶见青砖灰瓦的祠堂飞檐——那是明清时期迁居此地的客家人所建,门楣上“忠孝传家”的斑驳字迹,诉说着迁徙与坚守的往事。






当夕阳为群山描上金边,白鹭陆续归巢,荷塘里蜷缩的嫩叶正悄然舒展。定江镇的春夏,既有“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旷远,也有“锄禾日当午”的踏实。
在这里,生态复苏与农耕文明彼此成全,而白鹭的翅膀之下,是千年积淀的生存智慧——人与自然的契约,终将以丰饶回馈敬畏!#用镜头表白广西# #2025广西旅游年# #山清水秀爽游广西# #白鹭# #稻田风光如画# #小众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