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代,位于凯风路的原桂林542厂大门
1970年,广西邮政机械厂成立,最开始它还是广西交通汽车培训学校的一部分。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厂子后来能在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干出大动静。1975年,邮电部把厂子扩建,直接升级成部属企业,改名叫邮电部桂林通信机械厂(代号“542厂”)。这一改名,542厂就像按下了快进键,一头扎进通信设备制造的赛道,越跑越带劲。
当时厂里的工人都特别实在,一门心思扑在生产上,就想着怎么把设备造得又快又好。那时候生产条件可比不上现在,没有先进的机器设备,但工人们不怕苦、不服输,遇到难题就靠双手和脑子一点点琢磨,愣是把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啃了下来。最开始,厂里主要做邮政产品,像报刊亭、信报箱、信筒这些,后来在捆扎机上做出了名堂。
1978年,按照邮电部工业局的要求,厂里开始生产捆扎机。这机器用处可多了,报刊、书籍、纸张、木箱打包全靠它。到了八九十年代,厂里生产的“山水牌”捆扎机火得不行,技术过硬,售后也周到,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那时候这捆扎机拿奖拿到手软,国家经委优质产品金龙奖、广西优质产品奖,还在全国第二届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拿了金奖。

山水牌JKB半自动捆扎机

山水牌YK全自动立式捆扎机
在1982年,542厂接了美国德立台阿姆柯公司的活儿,是做TE型缝纫机电机。那时候厂里的技术人员真下了苦功,最后成功攻克了电机定子铁心焊接这一技术难题,让542厂一跃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技术标杆。
1987年,厂里研制出程控用户交换机,一下子就火出圈了,还拿了自治区新产品百花奖和邮政部优质产品奖。以前打电话,经常遇到占线打不通的情况,有了这程控用户交换机,打电话可方便多了,基本一拨就能通。这机器就像个智能小管家,以前话务员得一个一个手动转接电话,现在它自己就能把电话转到该去的地方,而且质量特别稳定,很少出故障。这可是厂里的拳头产品,不仅在国内卖得好,在国外也小有名气。

1989年,BH–01G型程控用户交换机获邮电部优质产品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2000年厂子加入了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更名为桂林普天通信设备厂。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年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也有过艰难的时段,但那些在厂里奋斗过的老一辈人,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留在了这里,他们的故事,永远都是542厂历史上最闪亮的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