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国家号召买了新能源车,没想到装个充电桩能这么难。”桂林市民小王看着自家车位旁空荡荡的墙面,手里攥着物业同意书,愁得直叹气。从欢天喜地提车到如今进退两难,不过短短十几天,新能源车主的便利梦就被现实浇了冷水。
今年初秋,居住在桂林联发旭景小区的小王购置了一台新能源汽车,想着在自家小区地下车位装个充电桩,既省钱又省心。按照流程,他在南方电网APP提交了安装申请,本以为会顺利推进,可第二天上门勘查的工作人员却带来了坏消息:“你这车位只能在小区一个角落装电表,别的地方都不行。”
小王实地一看,这个指定的电表安装点距离自己的车位足足有40多米。“师傅说电线得按实际铺设长度算,每米几十块,光这一项就得多花2000多块。”这笔额外支出让小王很肉痛,他多方打听得知,国家支持新能源车,小区的车位基础供电设施应该“应装尽装”,根本不用跑这么远的距离。
不甘心的小王查阅了相关政策,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空地下室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装使用指引(试行)》等文件明确对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建设予以支持,小区的车位基础供电设施应该“应装尽装”,根本不用跑这么远的距离,避免用户承担过高额外成本。
带着政策依据,小王再次找到桂林南方电网工作人员交涉。对方先是表示,若要就近装表也可以,但需“立项”,至少等3个月,还得提供物业同意证明。小王立刻联系物业,当天就拿到了同意书。可当他带着证明返回时,工作人员又改口:“物业证明不用了,但立项流程得等6个月。”
具体什么是“立项”?桂林供电局的工作人员也不回答。
“一会说只能装一个地方,一会说又可以选择可以安装的地方安装;一会儿要物业证明,一会儿又不要,时间从3个月变6个月,就是不给解决实际问题。”小王既愤怒又无奈,他想不通,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应装尽装”的支持政策,为何到了执行层面,普通车主却要为电表位置多花钱、长时间等待?
小王到南网在线反映这个问题时,在线员查看了工单居然回答小王系统记录是“你的电表已经安装好了”,小王简直哭笑不得。
记者了解到,根据南方电网公开的报装流程,个人充电桩电表安装通常在现场勘查通过后1-2周即可完成,且电表本身免费提供。但在老旧小区,“电表位置指定”“额外布线费”“立项等待期”等问题逐渐成为车主们的共同困扰。有车主透露,部分工作人员为图省事,直接指定现有电表箱位置,不愿根据车位实际调整,将线路铺设成本转嫁给用户。
截至发稿,小王仍在等待南方电网的明确答复。他的遭遇并非个例:一边是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大政方针,一边是车主安装充电桩的现实阻碍;一边是“优化用电服务”的公开承诺,一边是“按流程办事”的冰冷回应。垄断行业的服务效率与民生需求之间的差距,在40多米的电线距离和6个月的等待期里,显得格外刺眼。
“我们买新能源车是为了便利和环保,不是为了遭罪。”小王的话,道出了不少车主的心声。这项民生工程如何真正落地,让政策暖意传达到每一位车主,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