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之日有雨,在之后这些日子,几乎每天都有阵雨下;而上二日南海方向登陆的台风雨,它势猛烈而又绵长,已造成域内有灾情!这里有农谚语,称立秋日下雨为“烂秋”,意思是,在之后的整个秋季,雨水都将会频繁降。也因雨水偏多的原因,就造成现时山里农事集攒而忙碌,这日终于抽出时间,决定把种在山地上的花生扯回。

其实,这些年山里人多是专注种植果树业,家里原有的山地农田,已是全都种上了果树,如今我家已没有预留种植传统农品的田地了;只因花生这种特品,在农家农节做糯粑时做馅料要用、油炸喷香后用于送油茶送酒送饭,那是最勾胃最爽口的小吃品,于是,在早春春播时节,我便决定小寻地块耕种收获,也不至于不种没有收成,要从有限的收入中分出钱款到市场购买回食用!

没有现成的地块,我就想到,我家一处在果地中挖成的机耕路,在那用于农用车掉头的转弯处,有一稍微宽敞的路面,把它翻耕成地,用作种植花生,也是蛮适合。这处果地转车坪地,只有在秋季果体黄熟收摘时,机动车才会开进这里装果掉头,整个上半年,这地方都是空闲的。花生的收获季是立秋节前后,秋天扯了花生后,收果季才刚开始,这两不误的农事,拿捏好了季节种植收获,家里就能多一份收成。

只是,在道路上挖地不是件容易的事,历经多年的车辆碾压,地中已是硬实板结,高高扬起的锄头,狠力猛锄下去,地上只是被挖下几公分的深度。一个锄印,需要反复几锄,才能勉强掀起一块泥皮,碰上地下有石头硬物,钢板打就的锄头,也得崩缺一个口子!
凭着老年人空闲时间多的优势,在花费了多天后,我终于是在果场停车坪处,平整出了一块一、二分的地。到市场去购回花生种子,我们老两口就把花生给种了上去。
花生不是什么金贵品种,种子种下去后,有春雨滋润有湿暖气温烘托,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它们就会在地下发芽,就会拱头出到地面来;花生的管理项也是简单,在苗出整齐后扯除地中杂草,用生石灰或化肥沿各基路均撒,用锄头锄松垅间隙地,往两边花生苗基上覆泥。生石灰有抑制杂草芽生长、有足花生根苗补钙作用,为日后颗粒饱满打下坚实基础。
花生叶片生长期,最主要的是防菜青虫啃食、防霉菌病烂根。我家这种在果地中的花生,有果树喷药时能兼顾喷药优势。每月果树都需要防杀虫菌喷药一次,年轻人喷果树药水时,顺手就能把花生苗杆喷药,这种管理项已不需我们两老操心。
过去瑶山里插稻禾种地货时期,生长收获期间,最怕的就是有野兽和山鼠的糟塌。如今山里人整个山头连成一片的果树种植,野兽和山鼠都少了,我这年小种的花生地,在管理时段,已是没有这方面的烦恼,苗杆粗壮叶片墨绿,长势还是蛮喜人的。
熬过了漫长的生长季,现在花生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这日我们俩老,带上署假闲在家还需要照看的两个孙娃,我们一行四人,就来到了地中。
由于地离家有一定距离,我们选择在地中就近捡摘花生,把那苗杆弃在地里,回时少去这部份的重量,人车就会轻松很多。
这工项最烦躁的就是捡摘花生了,一蔸花生苗下缀结有十多颗花生,有老熟的也有嫩冒的,反复在花生蔸处寻摘老熟的,坐久了摘久了人心就烦。这工种就只能是我们两个老人做。
孙女比弟弟年长多岁,她在扯花生时是诚实专注,弟弟就没有那份耐烦心,他在做了一会后,就扯着各种由头,再不愿帮忙扯花生了!
这几分地的收成还算可以,一午我们就扯摘了一大蛇皮袋;此时我在写这篇小文时还在想,今年种得的这一袋花生,把它们晒干后,来年的糯粑馅料有了、送油茶送酒的引料也无需用钱买了,也是蛮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