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4469|回复: 6

跟着“林林”看记桂林《救亡日报》其中的花絮

[复制链接]

1588

主题

7301

回帖

11万

积分

2022年度美食达人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2年度爆料达人2021年度活跃网友

发表于 2025-10-13 10:33:24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阵地》的热播,也让桂林这个无声的战场,充满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而在桂林《救亡日报》这个旧址里面,发生的故事有太多太多,伴随网络时代的来临,寻找其中的花絮,也变成了我寻找的动力。

    如果说《救亡日报》最清楚他们的,当属于其内部人员,而在游览了旧址之后,我查了很多资料,虽然网络时代的先进,但是还是很难寻找到它的详细介绍,自己也只能顺着旧址上的几个人物去寻找。

    其中林林,福建诏安人,作家,诗人,1910.9.27-2011.8.4  ,这个年龄跨度,百岁之人,让我多了几分好奇。

    从简介上看。在桂两年多,主要从事主编,编辑工作,任文协桂林分会常务理事。顺着这个线索,我找到了一篇他写的记桂林《救亡日报》。

     自从1938年秋武汉、广州相继沦陷之后,桂林在西南大后方便逐步成了一个文化城,影响全国。《救亡口报》作为党领导的文化界统一战线的报纸,也成为一股抗敌的力量。

     编辑部的人员,既是编者又是作者、社会活动家。

    它既要执行、宣传党的政策,但又不能表现得那么直接明显,需要适当地隐蔽含蓄些,以取得合法的存在。它得到了全国文化界朋友的精诚协作,影响深广,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在轰炸中复刊《救亡日报>复刊于1939年1月10日。在这前后,我是它的一个工作人员,社内的计苦,社外的风波,我深尝个中

滋味和受到冲击颠簸,在那里得到了锻炼。回忆起来,有和同志们共同战斗的感情,有忘我工作的快乐,至今仍然有给我鼓舞的力量。

    1938年10月21日夜晚,《救报》一行十几人由夏衍率领从广州脱险,渡过白鹅潭,经三水、梧州、柳州辗转到桂林,在乐群路附近,男女同志分两处打地铺住下。

   社长郭沫若于1938年12月3日从长沙来桂林,即于本月27日飞往重庆。总编辑夏衍到香港筹款,托人带来信说不必等他回来,希望报刊早日复刊,原计划在1939年元旦复刊。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因为日寇的不断轰炸,民房起火,差不多漫延至存放十几令白报纸的位置,工作人员,只能临时,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使得复刊时间推迟,直到1月10日才复刊。

    而林林却记清楚的记录了,当时日寇这轮轰炸,因为桂林没有空防设备,敌机轮班结队,可以低空飞行,任意肆虐,采用500磅以上级别重型炸弹,炸弹落下来,地面马上变成象池子一样的大坑。

    《救亡日报》是在危险中复刊的。

 

    再反观《救亡日报》,当时是白手起家,陈诚答允郭社长(郭沫若),由中央机关支付开办费二百元,每月津贴二百元,但是后来分文未给。

   而后由夏衍从香港廖承志办事处,拿到一千五百元港币,但是也支持不了多久。

    为减少外部掣肘,夏衍于1939年末再次赴香港,买来一副铜模,筹建了《救亡日报》自己的印刷厂——建国印刷厂,后又建立起自己的出版社——南方出版社,使得《救亡日报》开启了新阶段。 

    经济上的困难,让办刊之路变得困难重重,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办法总比问题多”。

    于是便想到通过,演剧筹款的形式,来改变现状。

     剧本选定,夏衍在广州应艺社同志要求写的《一年间》。他构思好轮廓后,就在我们的宿舍(上九东路一家洋铁店的三楼)花了十二个上午写成。

    说来也真有趣,林林把夏衍反锁在屋里,以免外人干扰,等到吃饭的时候,才打开门。

   经过不懈努力,加上重庆文艺界同志热烈援助,这次筹款演出,盛况空前。演出委员、导演团、演员都是名流。白杨饰新娘,郭沫若、于立群被拥出台,充当贺客,热闹异常。

   桂林的文化界也为《救亡日报》筹募基金,公演《一年间》的阵容同样很可观。由广西大学教授焦菊隐任导演,孙师毅任舞台监督,张云乔任舞台设计,翁毅夫任演出主任,欧阳予倩任演出顾问。演出是以广西国防艺术社演员为基础,再吸收戏剧界、抗敌演剧队的一些演员参加。当时孙师毅要我充当男主角。

    林林虽想凑个热闹,但因闽粤口音,南腔北调,只好推掉。报社的高灏、高汾两姊妹都参加了演出。这次演出轰动了广西全省,显示了文化、戏剧界的大团结,也为今后繁荣戏剧运动揭开了序幕。

    从重庆、桂林的公演,使报社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对于为什么《救亡日报》,这么得人心,关键还在于它不仅是国内的报刊,它还拥有许多国际属性,报道的内容,有国内的时事,也有国外的时事,还有翻译了许多,国际上的优秀文学作品。

   就比如:朝鲜义勇队也到桂林来,他们和《救报》有亲密的关系,队员中有金焰同志的姐姐,和我们相熟。该义勇队公演戏剧,其中有的反映了动人的亡国悲痛。离别家乡的人,唱着阿里朗山的哀歌,至今还留有印象。公演结束后,《救亡日报》发表了一组观后感,执笔的有艾青、舒群、阳太阳。

    同时《救亡日报》也是弘扬正气,提倡善良的心,即使是日本来侵略中国,在日本人之中,还是有善良的人,有反战人士的。《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前几期都有刊登当时日本著名作家鹿地亘的作品,如《和平村记》,《三兄弟》,同时也在战争之中,孚获了一些日本军人写的日记,通过日本反战人士,翻译出来,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他们血腥的暴力,以及当时日军军官,士兵,家人的思想,如想家,如物资匮乏,以此做为了解敌人情报,心态的依据,也为做为战争的血证,提供依据。

    

 

 

 

 

   桂林《救亡日报》的复刊,也是经历许多,工作人员中,年轻人多,大多数是初出茅庐,没有办报的经验,都是在一面工作,一面学习。

    夏衍同志有意培养大家。他住在城里,每天早晨一看到我们的报纸(那时廖沫沙同志和林林轮班在白面山下印刷厂负责审阅大样付印),便提起朱笔批示差错,然后贴在墙壁固定位置让大家观看。

    有时出时事测验题,考核社内同志,督促工作要仔细些,学习要认真些。

    当时报社同人都一起吃大锅饭,每月仅得三、五块钱生活费,没有其他任何报酬。在桂林,有段时间,吃饭没有什么菜,夏衍同志跟大家一样,用白猪油拌饭吃,毫不在意。     

   而在桂林期间《救亡日报》社,不仅只是一份报刊,还综合开发多份杂志,如《十日文莘》等杂志,社长兼发行人是郭沫若,编辑人是林仰山,总经售为南方出版社(桂林太平路21号)。

     而林林这个编辑,人不过是挂个名,实际负责编辑工作的,在广州时是肖聪同志,在桂林时是王仿子同志,他们都有编辑经验,当然夏衍同志是要顾问的。

    而《救亡日报》社,也在不断的成长,发展壮大,设置全国定点通讯员,设置多个出版社,邀请当时的名人,文艺界人士,共同参与报刊,杂志,书刊的发行制作。

   桂林《救亡日报》,真是苦心经营,开创新的局面,巩固发展了业务,使报纸内容不断充实,读者面逐步扩大, 并建立起自己的建国印刷厂、救亡通讯社、南方出版社,出版旬刊和一些单行本。

   与此同时还提议,要出晚报,但是后来觉察到某些条件不具备,难以创办,就取消了这个主意。

      而在当时,夏衍,更是不管在什么恶劣的环境下,他都可以照常工作,到骝马山下避警报时,就在隐蔽的野地角落,动笔写起社论来,警报解除后,回报社就能够按时发稿。

   夏衍是《救亡日报》社论的主要执笔人,他的文章选题广泛、见解独到,文字简洁生动,写作风格自成一体,很受读者欢迎。

   而夏衍的主笔,林林排版,在林林的描述中,总让人陶醉,因为他们的配合,总是非常默契,边角空白,缺字,缺300字,夏衍就能很快的补上300字,一字不差,一字不多,刚刚好,就好像街头熟练卖猪肉的,要多少就切多少,非常准。

    对于《救亡日报》的回忆,还有很多,《救亡日报》的停刊,也就发生在八办1941年1月20日撤离后的第39天,于3月1日被迫关门。

 

 

 

9

主题

14

回帖

521

积分

发表于 2025-10-13 16: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幅立体生动的文化抗战图景映入眼帘

2

主题

4117

回帖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5-10-13 16:37:48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后方的文化抗战

915

主题

4万

回帖

24万

积分

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爆料达人2021年度美食达人2020年度美食达人

发表于 2025-10-13 17:38:0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有水平。

460

主题

1万

回帖

12万

积分

2022年度美食达人2021年度美食达人2020年度美食达人2019年度美食达人2018年度美食达人

发表于 2025-10-13 19:28:35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写得真好

44

主题

3263

回帖

5440

积分

发表于 2025-10-14 10: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92

主题

2091

回帖

7860

积分

发表于 2025-10-17 00:34:04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