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前,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得到了一个长假,去了一趟吉林长白山玩(以下所说长白山均为长白山北景区安图县)。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我对东北的印象不是太好,更别说旅游了,也许除了冰雪世界,就觉得东北啥也不是。然而实现却把我这个“国际旅游城市”出来的标准桂林仔脸都打肿了。
这趟行程我们是先到北京玩了几天,才坐动车到的长白山。晚上到站,第一感觉是,“嗯,长白山也不是很冷嘛,那么暖和,害我穿那么多”
。第二感觉你猜是什么?刚出站走到站前广场,映入眼帘的是冰雪世界的彩灯灯灯……吗?不!不是!是警灯!吓我一跳!不过突然一想,维护社会治安,也是正常,但是边走就有些不对劲了。四名警察,“拦在路口”问:“你们去哪?有订酒店吗?那边有免费公交,可以到……如果要叫网约车可以在这边集中等车。”呼!你别说,长白山给我的第一和第二感觉都是挺暖的
。
随后3天,我们也在长白山玩,除了长白山几个大景区,还会逛一下云顶集市、云顶天宫这些酒店附近好玩人多的地方。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的旅游从业者或者旅游周边从业者,例如卖糖葫芦的,还有抱着白狐狸10块钱拍照的,都很热情。他们不管你在不在他那里消费,你问什么,他答什么,甚至你问一句,他答十句,而且没有一句是和花钱相关的,纯给你当旅游攻略介绍了(我甚至怀疑东北人都是话唠
)。特别是抱着白狐狸拍照的,本来是给10块钱,让你抱着白狐狸拍几张照片,我刚开始没搞明白,以为是当地人养的宠物,就上去问“这白狐狸咋养啊?多少钱买的?”还顺带给白狐狸瞎拍了一大堆照片,结果最后才知道,人家是收费的
! 人家还没问我要一毛钱。
到了晚上,小县城各个人员聚集的小景点、商区、夜宵摊附近都是警灯闪烁,真正的做到有需要找警察。当然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桂林人,真的觉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从长白山回到桂林北站,刚出站又是那熟悉的桂普话:“住宿!酒店!帅哥,要住店吗?”嗯,桂林一点都不暖和,甚至有点冷。再联想到上次我朋友带母亲去游两江四湖,看到象鼻山晚上灯都不开,黑麻麻一片;再联想到桂林不管到哪个景区,永远都有积极主动上前试图给你介绍旅游攻略的“好心人”,总算明白为什么桂林旅游搞不克了。
诚然,我拿桂林一个市和长白山北景区一个安图县来比较有些偏颇,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尝试举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家长白山的警察能那么积极主动上来问寒问暖?难道是因为人家管辖区域小,警力多?桂林市区域大,警力少,做不到吗?做不到你不能就把桂林三个动车站先覆盖吗?我们都知道公务员拿着铁饭碗是有那么个懒筋,对群众有些爱答不理,但是难道人家长白山的公务员他不是人,他道德高尚,他职业操守更好?而且人家长白山除了有警察做先导,还有频次很高且装满了彩灯的免费公交做配套设施,从这一点来说,这明显就是当地政府行为,而且是上级统一指挥,跨部门配合作战的结果,更是当地政府对旅游这个支柱产业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开展工作以结果为导向、行程闭环的具体体现,而不是喊口号,搞一些看上去光鲜亮丽的政策然后到地方新闻媒体上吹嘘一番,留作台账,可比的。
话到此,关心桂林 ,希望桂林越来越好的,自然心里有一杆秤。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