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的物价是很便宜的,前几天米卖十八元一斤,最近才涨到二十五元一斤,鸡蛋三十元一枚,比起八万元一石米的贵阳来实在相差太远了。”
这是桂林血战实录上的记载。也是桂林克复之时,桂林的物价水平。
而其中的一石米约等于120斤米,八万元除以120斤,一斤米约等于667元。这就是抗战时候,各地的物价水平。

前些日子我们刚刚看过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大阅兵。而当我在桂林抗战名人博物馆看到一本1945年《桂林血战实录》里面记载的内容, 包含了许多桂林抗战的故事。

战争带来的更多的是恐慌,更多的是家毁人亡,更多的是因战火纷飞,而让生活困难,而让家变得残缺。
而据史料记载,1939年和1944年由于受两次日本攻占的影响,广西整体物价出现较强的波动性。
1937-1938年物价的上涨是66%,
1938-1941年物价的上涨是8倍,
1941-1944年物价的上涨是22倍。
1945年5-8月是物价飞速上涨期,就像白米49元/市斤,79元/市斤。而想想战前白米价格才0.2元/市斤的价格,物价的飞涨,可以看出资源匮乏下,桂林乃至整个中国的物价指数都因战争,而变得越来越高。
因为战争物价上涨,很多时候都是挨饿的多, 对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回看历史,许多东西历历在目,和平安定的生活才是我们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