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市全州县有一家酒厂,它的酒香飘了几十年,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它就是全州湘山酒厂。
要说这湘山酒厂的历史,得从1954年说起。那时候,国家把全州的一些私营小酒坊整合起来,成立了一个酒类加工厂,这就是湘山酒厂的前身。当时就是个不起眼的小厂子,谁能想到后来它能在广西白酒界出大名呢?到了当年12月,厂子改名叫地方国营全县酒厂,归县里管。接下来那几年,又是搞公私合营,又是合并分厂,厂址也从板桥头搬到了东门。这一路走过来,虽然磕磕绊绊,但一直没停下发展的脚步。
一开始,这酒可不叫湘山酒,而是叫“全州三花”。那时候,桂林好多酒厂都生产“三花酒”,名字都差不多。1963年,全国评酒会在北京举办,为了和其他“三花酒”区分开来,厂里领导一琢磨,决定用本地湘山寺的“湘山”当商标,酒名也改成了“湘山酒”。在那次全国评酒会上,湘山酒拿下了“国家优质奖”,从那以后,全国都知道全州有这么一款好酒。

到了1979年,酒厂在飞机坪那边扩建了新厂区,就是现在的伍家村厂区。新厂区建好后,招了一批年轻学徒。老师傅带他们参观车间,手把手教他们酿酒。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和实践,这批学徒都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有的后来还成了工程师,把酿酒这门手艺传承了下来。
80年代,湘山酒更是火得不行。1984年、1989年,连续两届全国评酒会上,湘山酒都拿到了“国家优质酒”的荣誉。厂子干脆把名字改成了全州湘山酒厂,还专门成立了出口酒车间,把生意做到了国外。最火的时候,一年能往海外卖500多吨酒,成了广西米酒出口的“老大”。

不过,到了90年代末,白酒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湘山酒厂也遇到了困难。好在2008年,华泽集团收购了酒厂,成立了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新公司在三江源头建了酿酒生态园,那里水好、米好,特别适合酿酒。
那些年,湘山酒厂拿了不少荣誉。从1963年到1989年,连续四届评上国家优质酒;2010年成了“中华老字号”;酿酒技艺还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湘山老坛十五年在国际烈性酒大赛上拿了金牌,连老外都点赞。

现在的湘山酒业,厂区规模大,设备先进,酒不仅在国内卖得好,还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这些地方。厂子还在不断创新,推出了新口味的酒,让老品牌有了新活力。
湘山酒厂就像一位见证了岁月变迁的老人,从一个小酒坊发展成知名酒厂,它的酒香飘进了全州人的生活里,也成了广西的一张响亮名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