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坊,坐落于今桂林临桂区五通镇西南村委塘边村,为祥瑞寿星谢菁楷(享年101岁)而建,百岁坊为清代建筑,从1882年开始建设,正式落成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
百岁坊,为砖石牌坊,采用坐西朝东,四柱三空,呈品字排开,中高两头略低的布局设计,代表着皇恩,旌族至高的荣光。











谢菁楷,一个活到101岁的寿星,被敕封为六品承德郎,五代同堂,因长寿被地方官视为“祥瑞”上报朝廷,光绪帝赐银30两、绸缎两匹,并敕封虚职六品承德郎,允其家族建坊旌表,对于塘边村来说是一个山水宝地,拥有山泉之水,附近拥有着茂密的古榕,古樟等绿色植物,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在此生活,修身养性,长寿着众多。
百岁坊的建设是由其子谢挺元(邑庠生)、谢国泰(巡政厅)主持修建,历时四年(1882-1886年),耗银约30两。在百岁坊坊内碑刻详细记载了奏请、审批及建坊流程,并收录官员、文人的祝词与诗作 。

对于古时候,能活到百岁,乃至现如今,能活到百岁者,都是少之又少,按过往活到60岁称之为长寿,70古来稀,80高寿。
“世界花花更大千,眼看沧海又桑田,几经烽火家仍富,多历春秋骨似仙,伯仲肩孙欣,并寿孙,曾同德庆齐贤六朝遗,老真人,瑞留得名义水传”
百岁坊,百岁祠再加上祠堂,形成了西南村委塘边村,最具文化底蕴的地方,历经百年风雨,也经历了许多事情, 清末至民国时期,此处曾作为义宁县西部政治经济中心,设团局维护治安、新民小学办学育人,1949年后一度作为粮仓和政府办公地。
过往的历史云烟,也在后人们的努力下,得到重新修缮,让历史的铭文,永续下去,而新新的塘边村,也在乡村建设中,发展特色农村,长寿塘边村。